甘肃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生态气候适宜性研究

来源 :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qiz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糜子是甘肃省的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为探讨糜子种植的生态气候适宜性,运用积分回归方法,对庆阳西峰区、天水麦积区、定西安定区及武威凉州区1985-2008年糜子产量受气候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热因子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对不同地点糜子的产量影响各不相同。在抽穗-开花期间,旬平均气温对安定、凉州、西峰、麦积糜子产量影响较大,分别为10.5kg/hm2℃、9.0kg/hm2℃、8.0kg/hm2℃及5.6kg/hm2℃,在拔节期间旬降水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分别为8.0kg/hm2mm、3.0kg/hm2mm、5.2kg/hm2mm及5.2kg/hm2mm。甘肃各地光照基本上都能满足糜子的生长发育需要。最适宜种植区为陇东的塬区,渭河谷地及河西海拔在1600m以下灌溉区及敦煌盆地。最具有潜力的种植区为陇中地区及陇东的北部。
其他文献
对1990-2008年承德市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面积与气象条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是生物因子在适宜的气象条件下发生作用的结果。通过计算气温、降水、相对湿度、
会议
为了充分利用河北低平原区气候资源和制定合理的小麦栽培管理方案提供依据,采用1976~2006年衡水市冬小麦平均产量以及衡水市所辖4县(市、区)气象资料,对冬小麦产量与各气象因子
会议
人工流产手术的受术者阴道、宫颈、子直的解剖结构异常(狭窄、极度倾屈、子宫畸形等)往往造成手术困难,吸管在盲视下难以达到妊娠宫腔或官底,极易造成人工流产失败。结构异常引起
本文利用河北省冬麦区1965~2007年48个气象站,冬小麦生育期内逐年降水量、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资料,估算了全生育期、生长前期、中期、后期的水分亏缺量,分析了水分亏
会议
2007年9月26日至10月12日河北省发生了一次持续时间长达17天的连阴雨天气,本文对此次过程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连阴雨发生在欧亚大陆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下,巴尔喀什湖低槽偏强
会议
利用柳州市沙塘农业气象试验站近54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采用五日滑动平均法,分别计算柳州市5℃、10℃、15℃及20℃的初终日期及保证率,并进一步分析各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的
会议
通过对2008年4月21~24日一次强降温天气过程导致冀西北蔚县、阳原、涿鹿三县杏扁严重冻害的分析,发现拉妮娜现象和全球气候异常还是造成冻害的根本原因,2008年1~2月份,我国南方爆
会议
调查、分析了2009年1月10~11日广西玉林市大范围霜冻对冬种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的冻害不仅与日最低气温有关,而且与不同的栽培方式、四周地形也有关。
对2003~2005年人工牧草地不同深度不同时间、灌水前后的水分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0~40cm含水率变化大而且快称多变层;40~80cm牧草水分利用层,80~100cm稳定贮水层。分析美国大叶
会议
梓园的大宅空间不仅可以极大地满足自己的空间梦想,也能包容全家的幸福。不仅照顾个人的私享空间,也从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出发,注重每个家庭成员空间的舒适度,以多套房、大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