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trafast Myoglobin Adsorption into Double-Shelled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

来源 :第十五届固态化学与无机合成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he fabrication of hollow mesoporous materials with hierarchical pore structures,regular shape,and uniform particle size via a simple and efficient approach is a major challenge.In this study,a facile preparation approach of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double-shelled 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spheres(HS-DS-HMSN)has been developed.Treatment of monodisperse nonporous silica spheres with CTAB and F127 as well as N,Ndimethylhexadecylamine as a co-surfactant under basic conditions gives access to HS-DS-HMSNs of uniform particle size(162-364 nm).Such HS-DS-HMSN-type materials show high monodispersibility in aqueous solution,a doubleshelled structure with hierarchically adjustable pore sizes,perpendicularly aligned mesochannels,and high surface areas as well as large pore volumes.On the basis of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evolutions as well as unambiguous and reproducible experimental data,a micelle-assisted self-assembly process is proposed as a mechanism of formation,further involving co-surfactant-expanded micelles and a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deposition.The syntheses of a series of HS-DS-HMSNs with distinct particle sizes(162-364 nm)as well as distinct inner(range of thickness/pore size: 18-41 nm/3.1-3.7 nm)and outer shells(18-41 nm/3.7-8.0 nm)verify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approach.Such HS-DS-HMSNs show an ultrahigh adsorption rate(ca.1.7 mg mg-1 min-1)and loading(ca.300 mg g-1)for myoglobin(MB).
其他文献
向自然学习是构筑新材料和新器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主要从事微纳米多尺度结构的仿生构筑与浸润性调控方面的研究工作。揭示了部分生物材料表面多尺度微观结构与宏观特殊浸润性之间的本质关系,为超浸润性材料的仿生构筑提供了依据;仿生制备了系列超浸润材料;提出了仿生多功能集成材料的设计理念。仿生构筑了系列多功能化材料,并开展了材料在油水分离、集水、微液滴输运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近几年,无机非金属材料,如纳米碳、六方氮化硼和硼碳氮等,被发现在很多重要的化学反应中展现出可观的催化活性[1]。硼是一个轻量的类金属元素,具有空的P轨道,一般能够和其他元素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形成硼掺杂材料并赋予其高的热稳定、化学阻抗和机械强度等性质,使其在电催化,光催化,液相催化和热催化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例如,二元的硼碳,硼磷材料,由于他们可调节的带隙,在光催化反应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催化活性;硼掺杂
锂空气电池是继锂离子电池之后的一种全新的高比能电池体系,其理论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10倍以上。它的研发成功将是能源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然而,受限于空气正极反应动力学和传质动力学慢、电解质和负极稳定性差、电极钝化等问题,锂空气电池潜在优势难以发挥,能量转换效率、倍率性能、循环寿命等均亟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与合成了系列碳修饰正极和碳替代正极,有效提高了正极的电化学稳定性,进而提高了锂空气电
金属有机框架和多孔有机聚合物是典型的多孔材料,它们通常具有比表面积大、化学和热稳定性高、合成方法简单多样和官能团化简单等优点,近几年来在气体吸附、异相催化和能量存储等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它们不仅可以有效地负载纳米粒子,使纳米粒子均匀地分散在各种载体或反应介质中,还可通过电子和立体效应赋予纳米粒子一定的特性和功能,对纳米粒子的尺寸、形貌和性能等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同时,它们还可以作为硫的载体,使硫
酸碱中和反应中,其化学反应能量通常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能量很难收集利用.如何通过设计对酸-碱敏感的电化学反应,将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能(H++OH-= H2O,ΔG =-79 KJ mol-1,E = 0.828 V)以电化学能收集加以利用,对发展各种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器件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析氢反应(HER)和氢氧化反应(HOR)的电化学中和能电池,该电池设计在阳极的碱性
利用纳米自组装技术,可以实现多种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协同:如等离子手性增强、上转换发光增强等[1-3]。最近,我们课题组利用DNA 自组装技术,将核壳结构的金纳米颗粒组装成手性四面体结构,获得可调控的手性纳米结构[4]。在核酸框架设计时,其中一条的DNA 末端修饰有能被自噬标志物ATG4B 水解的多肽链,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通过ATP 核酸适配体序列与核酸框架中部分核酸互补,而嵌入四面体结构内
自组装是超分子科学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组装基元通过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是创造新物质和产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1.通过设计调控组装基元间弱键相互作用实现对组装体结构、形貌、维数和尺寸的可控调控,获得具有特定功能的自组装体是自组装领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围绕这个科学问题,我们开发了酸碱中和/胶束限域和微乳辅助/介相转移两种针对不同卟啉超分子可控自组装方法,实现了对卟啉功能纳米组装体尺寸
以钛宝石为基础的飞秒激光放大器极大地促进了超快时间分辨pump-probe 光谱发展.超快时间分辨pump-probe 光谱是研究光诱导引起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和光药物超快过程反应机制的最重要的研究手段.目前我们实验室搭建了飞秒至微秒瞬态吸收光谱、飞秒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和时间分辨共振拉曼光谱超快激光光谱测试平台.最近,在激发态和瞬态反应中间体电子结构的探测和表征上,我们利用超快激光光谱研究了光诱
多金属氧酸盐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结构和迷人的性质,在催化、光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1-3]。利用水热法合成了一例氮杂环芳香羧酸修饰的Keggin 型3d-4f 异金属锑钨酸盐Na2H2{[Ho(H2O)6]2[Fe4(H2O)2(Hpic)2(pic)2(B-β-SbW9O33)2]}2·44H2O(1)(图1a),并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失重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
温度是生命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对温度进行准确的实时测定对研究生命活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基于稀土发光纳米材料构建了一系列可以用于活体温度检测成像的发光探针,探索了纳米尺度温度探针准确测量微区温度的实验方法。通过对微区温度的测量,我们对热疗过程中的温度进行精准控制,实现了低表观温度下的有效肿瘤光热治疗,并通过复合纳米结构设计获得了可程序化控制实施化疗-光热治疗的纳米探针,研究了在这一体系中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