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高层经济对话的背景、意义与问题

来源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weiwei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高层经济对话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和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经济对话。中美高层经济对话是国际经济协调的新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的高层次经济协调与合作机制,中美高层经济对话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新现象。对于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发展和新现象,有必要对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把握其背景、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对上海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背景下教育改革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章通过分析“鲁迅公园现象”,探讨了其产生原因及文化内涵,指出“鲁迅公园现象”的本质是草根文化,团队是它的标志和载体,介绍了这些团队的自发性、自主性、自律性特征,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宽容和支持。
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主要思想观点归之于马克思早期的“人本主义”阶段,否定其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连续性,由此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神话是完全不能成立的。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学界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历史情况和现状,特别是针对董学文等在最近批评“实践存在论”过程中,在涉及《手稿》评价的原则问题上又体现出制造“两个马克思对立”的新神话观点进行了辨析,用大量文献和事实证明了制造“两个马
“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是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而来,反映的是当今西方后现代主义学者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态度。“后马克思主义”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就以一种不太准确和规范的方式被使用着,究竟什么是后马克思主义,学术界有着不同的意见。本文重点介绍并简要评析“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主要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菲、雅克·德里达、詹姆逊、哈贝马斯的思想理论。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是“五形态论”;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少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倾向于用“三形态说”来解释现实。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社会主义能“避免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然而不具有从资本主义社会中脱胎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大部分特征。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把两种社会主义类型予以混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激化,导致共和国历史上的社会危机。以计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探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从而寻求通过社会建设解决经济问题的可能性。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引发了国内经济困局,实质只是凸显了中国经济久治不愈的老问题,这表明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中心主义及其现代经济学工具已经出现失灵的迹象。因此根治中国经济问题必须转换思维方式,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综合性思维及理论框架提供了从社会政治方面解释经济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可能性。作者据此指出经济发展
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要害,并不仅仅在于指证了黑格尔哲学对“人的自我产生的行动或自我对象化的行动的形式的和抽象的理解”,更在于指证了在黑格尔哲学所表达的现代社会的支配性原则亦即“思想”或“普遍性”原则的统治之下,始终还存在着一个“思维”或“普遍性”原则无法彻底扬弃的“感性的”、“对象性”的现实基础,从而指证了“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即暂时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视野中
本文结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两个学科总结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的得与失,阐释了中国与国际条约关系的特点,总结了中国形成的独特而不断演变的国际法观念,以及中国在条约外交中扮演参与者、负责任者、维护者、倡导者和批判者的角色。最后指出中国条约外交和条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中国如何认识和对待国际条约,如何在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之间作出巧妙的平衡提出自己的思考。
本文分析了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完善的重要性,以及在招生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各类问题制定了招生制度完善的对策。
60年来,中国的多边外交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种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对多边外交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理念的不断更新,而在理念演变的背后是内外驱动力作用的结果。本文首先从中国外交的定位变化着手,分析了中国参与国际多边合作过程中理念认识上的两个飞跃,一是在多边外交的利益观上重新复兴了国际主义的理想,开始超越中国的国家利益,越来越强调国际社会和全人类的利益;二是对多边外交的认识超越了单纯的外交政策和工具层面,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