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中的应用

来源 :河南省内科护理新业务及内科专业技术护理新进展暨河南省神经康复新理论新技术高级师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血液透析室内部6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圈”,确立“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应用品管圈活动后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率(4.0%)较活动前(9.7%)明显降低,超出了预期目标.每一位圈员在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6个方面能力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
其他文献
对40例尿毒症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的患者实施规范的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HP+HD)治疗的操作和有效的观察护理。结果 本组28例皮肤瘙痒症状明显改善,9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有较明显的改善,其余3例肾性骨痛引起的骨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治疗过程出现2例灌流器凝血,3例患者出现低血压反应。认为HP+ HD治疗对尿毒症患者合并皮肤瘙痒、肾性骨痛有明显的疗效。
目的:总结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的管理经验,探讨血液净化中心管理的重要性,增强护士责任心。方法: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好患者及工作人员的管理。结果:通过科学化管理提高病人生存率和满意度,减少医疗差错。结论:实行全过程、全员性、全方位的管理工作,强化管理,降低血液净化相关护理风险的发生率,确保血液净化治疗护理质量与病人安全。
目的:探讨应用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CBP)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急腹症,伴有典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起病凶险且病死率高.SAP产生的炎症介质和各种细胞因子可激活体内其他炎性细胞,从而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引起全身反应不断加剧,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RRT)可通过消除炎症介质,达到阻断链式反应,缓解症状目的,
会议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是患者赖以生存的基石之一。随着透析技术与透析治疗方案的发展,良好的科学护理是防止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基础。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在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收集我院2006-02-2007-09的173例血液净化患者,其中包括急性中毒后致肾功能衰竭、尿毒症、肿瘤晚期致肾功能衰竭及其他类原因致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为95、18、37、23例),分别采用不同途径中心静脉穿刺插管,其中股静脉115例,颈内静脉20例,锁骨下静脉7例次,半永久性颈内静脉2例.结果:绝大多数病例血流量满意;留置导管时间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的早期与晚期并发症,并做出针对性护理,以降低其发生率.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血液透析患者14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透血液透析患者早期与晚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晚期患者观察期间共透析1530次,发生并发症458次,发生率29.9%,其中高血压、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分别占所有并发症的24.89%及56.99%,肌肉痉挛、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方法:选定活动主题,拟订活动计划,把握分析现状,验证、解析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总结护理经验。结果:QCC活动能显著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结论 QCC能够降低透析中内瘘穿刺点渗血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对急性中毒患者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的有效方法及护理的探讨。方法:11例急性中毒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结果: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成功有效的抢救急性中毒患者。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高效优质的护理也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血液透析是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的医疗措施。通过对49例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观察和护理,我们体会到,心理护理对保证透析疗法顺利进行,促进疾病康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