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伤寒论》经方化学与药理研究的思考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四届仲景学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4242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寒论》创立了以六经辨证为主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方证结合,留给后世为数不少而又疗效确切的经典方剂。时至今日,无论是为了中医药学本身理论和临床疗效的发展,还是为了中医药走向世界,中药复方的现代化研究均成为了学术界的热门课题,其中疗效良好、配伍精当的经典方的实验研究更成为其中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伤寒论》经方实验研究的总体要求,探讨了《伤寒论》经方化学及药理研究的特点及其思路和方法。
其他文献
赵慧君,1974年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化学病理学系教授。1997年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获甲等荣誉和内外全科医学士资格。第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会评语:赵慧君
《金匮要略》是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风湿病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病名术语,它包括了几百种疾病。金匮已有风湿病病名,“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
“肾为先天之本”为明代李中梓在其《医宗必读·肾为先天脾为后天本论》中明确提出,与“脾为后天本”相对而论。数百年来,李氏之说被后世医家广引用,对中医临床防病治病、优生优
自仲祖著《伤寒杂病论》以来,历代医家各有发挥,其中有六经气化一派,自金元刘完素《伤寒直格》始奠其基,后经陈修园、张隐庵、黄元御等医家不断发展,已然完善。然近百年来,从者甚鲜
本文探讨《金匮要略》中邪正观,提出调养时应避邪存正,脏通人和;疾病多因正虚邪入,方乃发病;治疗要扶正祛邪,诊疗杂病;调护时斟酌正邪,预后调护。
学者罗家伦曾与陈师曾、邓叔存几位朋友拜访白石老人,“一进大门就看见屏门上贴着画的润格,进客厅后又看到润格贴在墙上,心中颇有反感,以为风雅的画家,何至于此。”不过后来
4年一届,冠军奖金40万美元,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有“围棋奥运会”之称。各国尽遣高手不说,甚至有棋手以一生参加一次应氏杯为荣。在3月7日举行的第七届应氏杯决赛中,中国年仅16岁零202天的范廷钰三段以总比分3:1力挫韩国天王朴廷桓九段夺冠,成为棋坛第二年轻的世界冠军,仅比韩国天才棋手李昌镐夺得世界冠军时大了20天。  举手投足和棋风都像年轻时李昌镐的范廷钰,早先就被冠以“少年石佛”的美誉,如今
喻昌为江西清代名医,治伤寒学,有突出贡献,是伤寒史上影响深远的大家之一。本文研习其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作《尚论篇》,分析其治伤寒之学的思路、方法,学习其学术思想。
在《伤寒论》112方中,大多数条文都是列出病因、病程、症状(或病机)脉候及主治方的。这种形式主导了《伤寒杂病论》的论述方法,突出了病因、病机、主症与主治方之间的对应关系,
会议
仲景的六经辨证是博大精深的,临床上只有准确把握疾病的发展、变化,灵活地应用仲景的六经辨证方法,正确把握脉证,综合四诊,脉证合参,才能在临床上应对复杂的疾病。本文现就其六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