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春秋回纹鼎的保护修复

来源 :全国第十二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926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肃礼县大堡子山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于研究早期秦人的礼乐制度、祭祀制度、铜器铸造工艺等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材料.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编号94LDM4:4的回纹铜鼎就是其中的一件.通过对此件文物的保存现状和腐蚀程度的观察及检测分析,运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对器物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锈蚀成分等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机械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除去表面硬结物、有害锈,并对器物进行缓蚀和封护。保护修复中遵循“最小介入、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可识别性”等基本原则,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其他文献
甘泉是西汉的北部军事要塞,也是皇帝日常活动的北部边界.武帝元狩四年是西汉甘泉由军事战略要地转为国家宗教中心的分水岭.泰畤的建立是甘泉中心地位确立的标志,但甘泉取代雍地成为郊天之所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武帝在甘泉设置九天巫与其对它方神祗的新奇和对匈奴的政治笼络有关.西汉前中期的国家宗教以皇帝个人信仰为指归,因而不论是雍地郊祀"五帝",还是甘泉郊祀"太一",其实质都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一点在成帝、王莽时的
我国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资源和多元的宗教信仰模式,地方性知识的理论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科学知识观,为人们开展少数民族宗教的研究工作开辟了新思路和新视角,对维护和发掘少数民族宗教文化资源的价值,提升少数民族文化的地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类尊重多元文明,尊重多元文化,尊重多元信仰的交往的发展,地方性知识的观念必将逐步深入人心,渗透到了社会研究的各个领域,甚至会极大地
辽代的胡人驯狮图像作为反映辽代的中外关系与"草原丝绸之路"的图像资料是隋唐以来中国狮子文化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辽代五京地区及海外地区现存的胡人驯狮图像计35件组.分引献型、乐舞型、乘舆型、镇服型等4个类型,朝觐式、礼佛式、斗狮舞式、狮凤舞式、骑乘式、升仙式、训猎式、御服式等8个样式.驯狮的种属分写意的唐式狮子和写实的粟特式狮子两种,辽代同产生了新样狮子.胡人的族属基本与辽代的域外交聘国家相吻合,
土遗址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其保护问题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拥有丰富的土遗址资源,已经建设了一大批以保护和展示土遗址类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土遗址保护问题实实在在地摆人们面前,利用三维激光数字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遗址实时监控,预测土遗址病害发展趋势,为土遗址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西安唐皇城墙含光门遗址博物馆从2007年起先后与多家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构建了针对含光门土遗址病害的评价、治理和监
唐皇城含光门土遗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但是多种环境因素易对之造成影响,危害遗址的生存.无线传感器技术可实现对遗址的实时、全面、无损的环境监测.通过使用无线传感器技术对含光门土遗址进行了近四年的环境监测,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分析 后可为土遗址保护提供决策依据,实现了其生存微环境的合理调节.
青铜壶为西周晚期常见器形,但其颈部的环带纹和腹部的警餐纹的样式十分少见,具有极高的文物、艺术的历史价值。通过扫描电境(SEM)、能谱技术(EDS),X射线衍射(XRD)等现代理化分析检测可知,青铜壶的锈蚀产物成分主要为CuCI, CuClz,3Cu(OH)2和Cu(OH)2C03及少量的Al,Si,Cl,Sn,Mg,Fe。经清洗、除锈(用10% Na2[Na4(P03)6]清除锈铁及白色沉积物),
本文在对大河村红烧土房基遗址详细的现场调查、取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遗址中红烧土的特性,结合遗址所处环境状况及其特性,分析了遗址出现病害的主要原因.大河村红烧土房基遗址表面,出现大面积地衣滋生病害的主要原因是,遗址地势较低,小环境相对湿度较高。光照、温、湿度等条件适宜地衣类植物生长。由于烧成温度的不同,处在相同环境中的红烧土土质(矿物组成、孔隙率、比表面积、孔径分布等)存在差别;也即这些土颗粒本身
"粉状锈"是青铜器上比较常见且最为严重的病害.笔者对曲阜林前村战国墓地出土的一件铜鼎表面锈蚀产物取样并加以分析,发现锈蚀产物中存在氯元素且含量较高.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及文物的残缺现状,采取传统化学保护方法及修复措施对该器物进行了保护修复,通过倍半碳酸钠保护浸泡转化以及苯并三氮唑缓蚀处理,青铜鼎表面“粉状锈”被成功去除和转换,通过传统修复技术对该件器物校形、焊接或粘接、补配及作色处理,使得原来残缺不全
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出土大量的器物,是研究战国中晚期戎人的丧葬制度,秦人与戎人的关系以及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及其重要的实物资料.通过对甘肃张家川出土的编号为M1:113的长方形贴金铁牌饰的保护修复过程的详尽描述,用化学和机械相结合的方法对器物进行全面的保护修复。依据最小干预的原则,先用手术刀对表面硬结物进行去除,再用草酸和EDTA进行糊敷,后用小电磨机轻轻去除更坚硬的锈层,通过以上的过程,器物基本恢复
运用现代科学的检测方法,对甘肃礼县大堡子山出土的编号为IM25:148的一件战国铜鼎不同部位的锈蚀产物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现代保护修复方法和传统保护修复方法予以很好的结合,基本上恢复了此件铜鼎的外观形貌特征和青铜色彩特征,摸索出一套全新的青铜器的修复技术和工艺流程,效果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