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治疗性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

来源 :第五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已知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然而在众多的血管生成因子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最强.血管生成是生理及病理性组织生长和损伤愈合的基础.由于VEGF对血管生成的重要作用,其在很多缺血性疾病的治疗上受到重视.但外源性给予VEGF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受到给药方式、局部浓度维持及方便性和经济性等种种因素的制约.随着基因工程研究的发展,采用基因调控方法促进内源性VEGF高表达,进而促进局部组织的血管化,成为一种有希望的新型基因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放射治疗是目前鼻咽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放疗后5年的生存率为34-53%,鼻咽癌放射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局部复发,再程放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
本文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别采用快速扫描法、多次扫描法、退火法测量了不同水分含量的面团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 表明:多次扫描法和退火的方法可以确定面团的玻璃化
运用低温技术治疗疾病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1961年Cooper开始用液氮作为冷冻剂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此后冷冻消融术成功地应用于肝部原发和继发恶性肿瘤的治疗.1968年,超低温
本文介绍使用YU-2型手持蓄压式液氮冷冻治疗器,在皮肤外科中治疗雀斑、疤痕疙瘩、血管瘤、寻常疣、色素痣、扁平疣、老年斑、睑黄疣、疥疮结节、神经性皮炎等疾病数十种、病
细胞骨架是细胞质内由微丝、微管、中间丝和一些辅助蛋白组成的蛋白细丝网状结构,它决定和维持细胞的形态.皮肤在低温保存时组织细胞体积发生较大变化,因此产生较为明显而且
自上世纪90年代出现以来,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 closure,VAC)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创面,本文概述了其促进创面愈合的机理、适应证和禁忌证.
基因治疗主要分为两类:基因置换和基因过渡。本文综述了基因治疗药物研发的过程,重点介绍了肢体动脉闭塞病、心肌缺血、病理性瘢痕的基因治疗。
创面修复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领域的皮肤科、烧伤、骨科、基本外科、内分泌科等多种学科. 循证医学(EBM)意为"遵循证据的医学".EBM强调证据的可靠性,即证据
目的:研究电场与局部损伤程度的关系并找出伤情诊断方法。 结论:①相同电压强度,两点间的距离越近组织损伤越重;②相同电流密度电场强度越大损伤越重;③相同电场电流密度越
创(烧)伤无论是在战时还是在和平年代始终是常见病之一,虽然目前创(烧)伤抗休克、抗感染、创面修复、营养代谢支持等一系列治疗手段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经典的治疗措施,使创(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