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brant技术在磁共振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效能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ei52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Vibrant软件技术在磁共振双侧乳腺动态增强检查中的应用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70例,均为女性,按照Vibrant动态增强检查扫描的时间不同,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两组病例均采用1.5T MR机行动态增强检查.A组病例行Vibrant动态增强的扫描时间为9分24秒,B组病例行Vibrant动态增强的扫描时间为7分42秒.
其他文献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对HPV 及疫苗的相关认知,为HPV 的推广提供建议。方法 2017 年12 月到2018 年1 月在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工作的298 位医务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发放自制肿瘤专科医院医务人员对HPV 的认知和HPV 疫苗的认知与态度问卷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三个内容:①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职业状况、学历、职称、是否规律体检、是否
目的 研究高场磁共振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 CASL)序列对头颈部肿瘤非对比剂增强灌注成像的可行性,分析不同标记时间(PLD)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及肿瘤血流量重复测量的信度。方法 前瞻性分析2013年6月至9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发现头颈部肿瘤但未经过治疗的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颈部3D p CASL非对比剂增强灌注扫描。在进行常规T1加权及T2加权成像后,进行3组不同标记后延迟(PLD)
目的 探讨个性化音乐干预对Ⅱ-Ⅳ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研究.方法 入选2017 年3 月至2018 年6 月期间入院的120 例Ⅱ-Ⅳ期恶性肿瘤患者.随机选择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60 名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个体化音乐干预结合,对照组(60 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通过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评价患者焦虑,抑郁和临床症状等心理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半定量参数与ER、PR、Her-2、CK5/6、EGFR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从PACS系统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术前行DEC-MRI且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80例.所有患者MRI检查前均未进行任何针对性治疗.MRI采用GE 3.0T超导型MR扫描仪,乳腺专用多通道表面线圈.
目的 应用乳腺X线摄影诊断技术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的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52例乳腺癌患者行NAC前后乳腺X线摄影各主要征象的变化.结果 总有效率为61.54%;肿块的变化率为85.71%;钙化的变化率为74.07%,出现范围、数目、分布上的改变;淋巴结的变化率为68.42%.结论乳腺X线摄影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直观、经济的观察手段.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MRI及其联合应用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小乳腺癌患者(104个病灶)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图像特征,比较二者分别诊断及联合应用诊断小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 分析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BIDP)的MR表现特征,探讨MR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病的MR影像学表现,包括病变形态学、信号强度、肿块内部强化特征及动态增强曲线类型。并将大体病理所见与MR表现相对照。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utility of the non-Gaussian 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for assessment of chemotherapy response in non-Hodgkin lymphoma patients in the neck.Methods 26 patients with non-Ho
目的 确定扩散敏感因子为800s/mm2时乳腺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评价MR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78个病灶)乳腺病变的DWI图像,其中良性病变26例(31个病灶),恶性病变44例(47个病灶)。测量DWI图像上显示的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通过ROC曲线确定ADC值的诊断阈值,并以此值进行鉴别诊断,同时计算ROC曲线
Purpose To detect myocardial fibrosis in negative late gadolinium enhancement patients with SLE,using native myocardial T1 mapping and ECV quantification.Materials and methods Ten SLE patients with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