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保留肛垫术治疗环状混合痔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五届理事会换届会议暨全国肛肠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oneone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状混合痔是肛肠科难治性疾病之一,探索一种既能彻底消除临床症状,又能保护正常的肛管生理解剖结构的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研究方向.采用小切口保留肛垫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具体治疗方法为:肛肠科术前常规准备,清洁灌肠。可采用骼管麻醉,取截石位。手术方法:①常规消毒铺巾,肛内探查有无合并直肠黏膜松弛脱垂,观察痔核分叶及分布情况,设计手术切口。②小切口切剥外痔:选择相对严重的痔体,钳夹肛缘部分提起并向对侧牵拉,充分暴露相应外痔,用直剪在外痔部分作狭长“V’形切口至肛缘,然后提起切除外痔部分,在肛缘至齿线范围内作“八”字形切口,用组织钳提起切口皮缘下曲张静脉团,用组织剪分别向两侧潜行剥离至平整。③内痔柱状钳夹,高位悬吊结扎:用艾利斯钳提起并适当向外牵拉已切除外痔痔体以暴露内痔,组织钳呈柱状钳夹内痔最突起处,为增强上提悬吊作用,可一并钳夹痔核上正常黏膜约1一2厘米,用10号丝线贯穿缝扎,结扎点应尽量偏上以加强悬吊效果。配制1:1消痔灵注射液在内痔结扎后的残端注射使其膨隆,防止内痔结扎线滑脱,切除全部外痔残端及部分内痔残端。④同法处理其它内外痔。⑤如果外痔不规则,可采用“V”形切口旁的副切口,彻底剥离外痔痔体,使肛周皮肤达到平整,减少术后肛周皮赘。⑥仔细检查创面有无活动性出血、肛管狭窄及切口皮缘内、外翻情况。无异常后肛内填塞黄连纱条(主要含黄连等成份,起清热燥湿的作用),塔纱加压包扎,
其他文献
环状混合痔属重度痔,为痔科治疗难点,非手术治疗对重度痔的症状改善不明显,且重度痔通常具有病理解剖和生理功能的不可逆性损害,致通过手术治疗重度痔是必要的。一般环状混合痔多
会议
在分析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机理的基础上,以省域为研究单元评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并与长江经济带进行对比;利用面板VAR模型定量考察黄河流域生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变化机制对流域水文过程与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基于我国东部湿润区野外综合观测土壤墒情数据,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总体上,杨梅林土壤含水量在32%~37%之间波动;农田土壤含水量在20%~30%波动。坡耕地土壤含水量稳定在27%~35%之间;竹林土层土壤含水量大致稳定在25%~32%之间。垂直剖面上,表层(10 cm、20 cm)土壤水分
通过对PPH手术操作细节的总结与研究得出,要勤于总结和注意PPH手术操作细节,特别是对早期涉入PPH手术者,要严格手术步骤,需精心操作,不走捷径。PPH手术看似简单,可能因一个细节的失
会议
黄河流域由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的特殊性,其人居环境处于不断变化的复杂过程中,并且始终面临着严峻挑战.而人居环境空间与自然、社会各要素的耦合过程,源于人地关系变化进程
国外临床药物研究证明,地奥司明对改善功能性和器质性静脉功能不全有显著疗效,它具有改善静脉张力、微循环和局部炎性反应的作用。地奥司明通过延长去甲肾上腺素对静脉壁的收缩
会议
通过构建包含时间趋势变量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黄河流域2008-2017年57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与生态福利绩效进行了测度,借助偏离系数的耦合度模
痔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脱垂性痔病又是痔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类型.目前国内外对于脱垂性痔病的手术治疗多采用外剥内扎术(M-M)或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其疗效肯定.但
地处黄河中游的无定河流域,是典型的过渡地带和生态脆弱地区.通过分析流域城镇格局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中的人地耦合关系,结果表明:流域城镇枢纽地区,在唐代及以前为
黄河变迁史上的第三次大改道导致黄河突发北徙,彻底改变了泛滥区城市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开展复杂人地耦合系统研究的理想区域.利用水平横剖面法、数理统计与GIS手段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