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药用植物的抑菌活性及毒力测定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九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生长速率法,在含植物乙醇提取物干物质1000μg/ml的测定浓度下,3种植物提取物分别对4种病原真菌进行抑菌活性测定,选择抑菌率≥50%对应的供试药用植物提取物和植物病原菌组合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和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抑菌率分别为:72.06%、63.85%,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581.48μg/ml、677.33μg/ml;三叉苦(根)(Evodia lepta)对玉米大斑病、茶轮斑病菌(Pestalotiopsis theae)、香蕉炭疽病菌(Colletorichum musae)和玉米小斑病菌,抑菌率分别为:65.42%、61.91%、50.31%和50.09%,EC50分别为708.13μg/ml、1031.28μg/ml、998.64μg/ml和744.88μg/ml;黄根(Prismatomeris tetrandra)对玉米小斑病菌,抑菌率为56.66%,EC50为895.06μg/ml。
其他文献
从品种资源、土壤温度、耕作制度等方面阐述了小麦秆黑粉病的发病原因、并介绍了抗病育种、药剂拌种、田间管理等防治对策。
外来物种入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现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其对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已造成严重影响,本文简要介绍国内外外来物种入侵现状,传人途径及相关对策,以期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近几年郑州市花生青枯病发生为害有加重趋势,尤其是2005年部分地区发生较重,轻者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30%左右,对郑州市花生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经过连续7年调查研究,初步明确了该病害在郑州市发生特点、发生原因,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该病为害。
河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南阳是河南省农业人口最多的地级市,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是河南省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查明南阳玉米的主要病害种类,笔者2009年8月初至9月底以南阳市区为中心,分别到西北方向(内乡县、西峡县)、东北方向(方城县)、东南方向(唐河县、南阳油田、桐柏县)以及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卧龙乡十二里河等地对玉米主要病害种类进行了初步调查。
植物中存在两种免疫性一种是PAPMs/MAMPs诱导的免疫性,一种是效应蛋白诱导的免疫性。前者是植物对病原微生物入侵所做出的第一道主动防御反应,因此在植物的整体防御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PAPMs/MAMPs诱导的免疫性在植物体内引起了一系列的防卫反应,本文着重对PAMPs/MAMPs在植物上诱导产生的防卫反应的组成,以及相关信号传导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
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是全年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期,重视并做好此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提高苹果产量、改善苹果品质和增加果农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苹果落花后至套袋前苹果主要病害的发生特点,总结了此期主要病害药剂防治的措施,提出了科学使用农药的相关技术。
作者于2008年8月从广西南宁蔬菜根际土壤中,分离到一株对柑橘炭疽病菌有拮抗作用的细菌(1404菌株)。实验结果表明,1 404菌株对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生长的抑制率达到100% 。本文通过对该细菌的鉴定以及抑菌活性的测试,得出结论: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将该细菌鉴定为短短芽抱杆菌(Brevibacdllusb
禾谷胞囊线虫病已成为黄淮流域小麦主产区的重要病害。为寻找可以用于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的生防因子,对采集到的河南各地小麦胞囊线虫胞囊上的寄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共分离到42株。通过室内盆栽试验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F37、F15、F33、F04、F26、F08等11个菌株对小麦禾谷胞囊线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平均防效均在40%以上。2008~2009年在许昌县小麦胞囊线虫病病田进行了大田防效测定,通过苗
目前生产上主要是采用抗病品种和轮作套种等农业措施和化学药物来防治青枯病,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和原因的限制,防治效果仍很不理想。这使得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已有研究报道,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青枯病的病害程度并减少其造成的产量损失。本实验室长期从事生物防治青枯病的研究,其中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一株沙雷氏菌XY21表现出较好的生防潜力。通过稀释涂板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定量检测生
从河南省许昌小麦田间土壤中分离和筛选出一株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生防链霉菌菌株SCY305,并对其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组分及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链霉菌SCY305对小麦纹枯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基内菌丝无横隔、不断裂,气生菌丝多分枝;孢子丝波曲形至螺旋形,孢子椭圆形,表面光滑。细胞壁化学组分Ⅰ型。16S rDNA序列长度为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