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放电施放点疑问及探讨

来源 :2015中国电磁兼容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e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电放电是电磁兼容测试中最为常见同时出现问题最多的测试项目之一,而17626.2作为一项通用标准,只能给出统一的施放准则.本文提出对施放过程中各关键点的理解,同时希望能得到各方专业人士的共同探讨.明确了静电放电定义、分析了施放类型,静电放电施放点和面标准并对常见疑问进行了解析。电磁兼容标准尤其是通用标准,其作为产品测试的检验依据,无法做到拿来即用,大部分情况都是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而测试和判定。
其他文献
随着半导体开关器件的快速发展,在电力电子产品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开关频率的升高和开关的开通与关断导致了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中以光伏逆变系统为对象,其自身的电磁干扰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主要的制约因素.主要对光伏逆变系统进行了建模,并对该系统中共模干扰的路径进行了完整的分析,基于阻抗不平衡原则给出了直流侧EMI滤波器设计过程,分别对四种常用的滤波器拓扑进行研究分析,并得到在加入这几种滤波器后与未加之前
EAST装置是集大功率微波、大功率电力电子、大功率中性束、超导输电等特殊电磁环境于一身的核聚变装置。本文通过分析EAST装置系统构成和实验现场瞬态、稳态电磁骚扰的测量结果,将EAST装置中的电磁骚扰按照电磁骚扰源的不同分类为:电流驱动系统电磁骚扰、加热系统电磁骚扰和其他电磁骚扰,其中电流驱动系统电磁骚扰和加热系统电磁骚扰为EAST装置中的主要骚扰源,电流驱动系统电磁骚扰主要为瞬态电磁骚扰,而加热系
控制输电线路的无线电干扰是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试验线段是研究高压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的重要试验设施.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个电晕源注入两端开路的有限长线路后在空间产生的电磁场,再假定试验线段上的电晕源均匀注入,由统计方法得到多个电晕源共同作用下的空间电磁场.通过计算方法间的对比,以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在一定范围内采用无限长线路无线电干扰的计算方法计算试验线段的无线电干扰不会带来太大
本文综合考虑变电站的电磁环境,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在确保电网可靠性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抗扰度试验,最后对智能组件抗电磁干扰做出性能评价.通过变电站智能组件抗电磁干扰性能指标的构建,可以看出,不仅有效地减少了抗电磁干扰性能指标测试范围,明确了检测目标,同时,变电站智能组件抗电磁干扰性能指标体系的设计从稳态骚扰、开关操作、雷击和故障等角度出发充分体现了结合智能组件
在微网并网系统中,逆变装置的使用与非线性负载的接入,给电网带来了谐波污染,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因此,电网中谐波检测方法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检测谐波电流的方法,该方法结合了P-q检测法和d-q检测法,使用标准工频信号产生d-q变换时所需要的正余弦信息,取代了PLL避免了PLL造成的延时,提高了检测速度,同时也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因电网电压畸变而造成的检测不准确的问题
电源噪声会造成电路功能障碍,信号完整性问题及EMI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去耦电容的原理及选取原则.在多个电容并联去耦时,在某些频率下并联电容之间会发生谐振,去耦失效,常规选取方法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本文根据去耦电容的工作原理,采用仿真软件对去耦电容的特性综合分析,模拟去耦电容的谐振情况,以达到去耦的最佳效果.
文章阐述了电光晶体探测和仿真技术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电磁场检测仿真技术和电光晶体探测技术的研究内容,从电子、光子和分子微观角度分析了光源入射到电场区域内的电光晶体中产生的各种波耦合问题,提出了光子在电光晶体和电场重叠影响下的传播模型及其重要性.
本文针对高速数字PCB的辐射电磁干扰技术进行了干扰噪声建模与特征分析,在辐射干扰机理特性分析的基础之上,分别建立了时钟晶振干扰模型、电源芯片干扰模型以及数据线缆干扰模型.此外,本文采用实验研究了两款电子设备的辐射超标问题,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干扰模型对其进行了诊断与抑制,经过有效抑制措施整改后,两款设备均通过了国家标准GB9254的限制要求.
本文针对非线性电力设备(NLD)会引起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PLC)的"陷波填充"问题,分析了非线性电力设备及其阻抗的改变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的影响.提出了用射频(RF)扼流圈来抑制PLC辐射干扰的方法,并通过实验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增加扼流圈,PLC射频辐射减少了8-15dB.
随着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的广泛使用,由隔离开关(DS)和断路器(CB)操作引起的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带来的危害越加明显.本文以长春南500kV GIS智能变电站为计算原型,通过建立噪声耦合等效模型,实现对电子式互感器干扰信息的定性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发现,互感器耦合路径上的耦合电容CL,CH越小,VFTO噪声耦合效率越低,VFTO对电子式互感器的噪声影响也越小.研究结果表明,低频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