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遗传算法在配电网络开关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20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f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配电网可靠性成本和效益的概念,建立并完善了配电网开关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它能够确定各种类型开关的最佳数量和最优安装位置.通过引入惩罚函数来处理约束条件,使得开关优化配置问题成为一个无约束问题.将遗传算法应用到此模型的求解中.对遗传算法的交叉集、变异率、选择方式,3个核心算子进行了改进.并引入模拟退火算法,提高了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算例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应用正交试验、模式识别技术对影响高强船板冷弯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制定了控制工艺参数改善冷弯性能的有效措施.
针对系统频率波动和定时器最小分辨率限制出现的非同步采样对介损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补偿的修正谐波分析法介损监测原理,根据该原理设计了以新型高速高集成度单片机C8051F060为核心构成的绝缘介质损耗检测仪,文中详细描述了该套装置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在传统混沌神经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具有衰减混沌噪声的混沌模拟退火神经网络模型(CSA-DCN).该模型结合了Hopfield神经网络(HNN)与模拟退火算法(SA)的优点,并引入通过Logistic映射迭代函数产生的衰减混沌噪声,从而使该模型可以有效的解决高维、离散、非凸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例如电力系统经济负荷分配(ELD)问题.在考虑网损、阀点效应的情况下,将该模型应用于解决ELD问题
电力系统互联有利于安全运行及协调地区间能源结构的不平衡,AGC是系统频率和联络线潮流控制的主要技术手段,其控制质量需要相应的评价标准来考核.本文通过探讨电力系统互联的本质,提出了互联电力系统控制性能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在分析现有的A系列和CPS系列两种标准的控制机理及存在的缺陷后,阐述了建立新标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制定新标准所涉及的系统状态分级、联络线安全约束、控制策略和ACE分解若干概念和思路.
采用传统的计算机接口进行数据通信时,传输容量和可连接设备的数量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USB接口来实现数据传送的电力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并从硬件结构、工作原理、软件设计三个方面分析了该系统,这种数据采集系统突破了以往数据采集系统的传输容量和可连接设备数量的限制.
本文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在逼近能力、分类能力和学习速度的优势,构造了基于GRNN的电网故障诊断模型.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构造模型不仅对因干扰而畸变的输入信息情况能够快速、正确地实现电网的故障诊断,而且在电网拓扑结构改变情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本文论述了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在电力系统故障录波装置中应用,提出了可行的技术方案,并在硬件和软件上进行了优化设计,由FPGA控制AD转换器、读取AD数据和开关量、控制分页寄存器和串口选择、存储部分数据,大大减轻了DSP的负担,使DSP可采用一些更精确的算法,同时减少系统的分立元件,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可扩展性.
针对传统互感器行波传输观点与现场实际测试结果的不一致,本文首先分析了互感器线圈中波过程理论;提出并用EMTP软件仿真分析了互感器分布式参数模型;实验测试了互感器的直角波响应,验证了互感器分布参数模型,得出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都能准确地实时传输行波波头极性的结论.该理论可广泛用于行波保护和故障行波定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将DCT(离散余弦变换)变换和差变算法结合起来进行短时电能质量扰动的检测.对含强噪声的短时电能质量扰动采样信号(电压凹陷、电压凸起和电压间断)进行DCT变换,从所得DCT系数中提取出差变信号,通过DCT系数和差变序列检测出扰动的幅值和起止时间.仿真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检测扰动,分析过程简单,利用DCT系数的噪声鲁棒性能实现强噪声环境下的扰动信号检测,且检测精度较高.
本文在总结传统市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直接度量Lerner指标的新方法.在竞争性的电力市场中,各发电商的边际生产成本并不公开,因此Lerner指标在实际市场中很难应用.本文根据市场均衡理论,基于发电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结合微观经济学分析,提出了一种Lerner指标的新的计算方法.运用该方法,独立系统运行员(ISO)可以在未知发电商生产成本的情况下,计算各发电商的Lerner指标.该方法只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