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固体10kV有载分接开关的设计

来源 :第五届输配电技术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entv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了一种用于10kV干式变压器的新型机械电子混合式无弧有载分接开关.给出了开关本体示意图,无弧有载调压原理和调压过程,及其关键技术.
其他文献
输电容量达到600万千瓦级,输送距离超过120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被认为是最有经济优势的输电方式.本文对远距离大容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在中国的发展进行了论述.
确保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Mobitex无线专网技术的高压输电网智能监测系统.文章介绍了该系统的主体设计及系统构成,并探讨了设计时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高压变电站问题分为两个子问题,即平面定位问题和组合优化问题.目前交替定位-分配(ALA)法已经广泛用于求解平面定位问题,但经仿真发现平面定位的目标函数是多峰值的,使得传统的ALA方法容易丢掉最优解.针对此问题,文章对其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ALA方法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并且收敛性明显提高.
本文针对近几年来陕西省电力系统集合式并联电容器频频出现的事故,研究了限制过电压和涌流的保护措施.通过仿真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提出了对带6%、13%串联电抗器的集合式并联电容器的保护方式,确定了过电压保护装置中阻尼电阻和串联间隙的最佳参数,起到了限制涌流和过电压的幅值及振荡时间的双重效果.
电力系统的无功补偿对于节能降损、改善供电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kV电压等级的无功补偿传统所采用的机械式投切电容器(MSC)补偿方式存在诸多的弊端.近年来,国内外普遍开发研制晶闸管投切电容器(TSC)补偿,但是在技术上也存在着若干难点,而限制了它的实用化和产品化.对此,某所采用创新点突出的技术,研制并生产了10kV静止动态无功补偿控制柜.由于该装置具有高可靠性、高性价比、补偿功能齐全等特点,所
电力负荷的逐年增长以及峰谷差的增大导致了电网运行的不稳定性,电力负荷控制受到越来越多业界人士的关注.本文分析比较了目前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几种通信方式,提出了一种利用Mobitex无线通信技术与现有电力系统光纤专网相结合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具体的系统设计,并且阐述了该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基于电力系统所具有的分级、分层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应用于深圳地区电力系统的电力灾变防治体系的设计.该体系采用混成自动控制技术,可被形象的描述为"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指深圳电网的经济运行和静态安全保障体系;第二道防线是指深圳电力系统遭受到大扰动时的紧急控制系统;第三道防线则是在危急情况下的紧急解列控制系统.本文对构成"三道防线"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事故防治对策进行了系统性论述,并对该领域的进展和可能实
110kV变电所中工频磁场源众多,在工频磁场的设计控制或预测中都考虑进去将会使问题变得过于复杂,也没有必要.本文定量地比较分析变电所中的各种磁场源对变电所整体磁场分布的影响,按照各磁场源对变电所整体的磁场水平的影响程度对它们进行分类,找出主要磁场源.并在4座典型设计的变电所中进行工频磁场的实测分析.提出只考虑主要磁场源的预测计算变电所边界上工频磁场水平的简化方法.这种方法在变电所设计中具有较好的可
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各种监测电力输配电线路的终端采集装置需要尽可能地降低功率消耗,延长工作时间.本文介绍了几种实现嵌入式系统超低功耗设计的方法,并结合一个实际装置的设计过程,详细讨论了超低功耗器件的选择,以及目前受到广泛关注的动态电源管理技术.
本文将混成控制理论引入电力系统的电压控制,实现混成自动电压控制(HAVC).它可以提高电网的电压动态性能、改善电压稳定性、增强电网抗扰动能力,同时还可以合理分配无功和减少网络损耗.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HAVC系统模型;然后设计了东北500kV电网HAVC硬件体系结构,并根据绥中发电厂的实际情况设计了HAVC电厂调控装置.物理动态模拟仿真试验表明了HAVC硬件体系结构的正确性和HAVC电厂硬件装置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