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产品设计中的同调性

来源 :2009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swc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同其他事物一样,产品设计中所具有的规律也是有章可循。在贯穿设计始末的整个过程中,各个侧面都能够找到同调性的存在。本文就从材料同调性、形式同调性以及色彩同调性这三个主要方面来探究产品设计中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把衍生设计运用到产品开发设计上,体现出产品的衍生性。相近或相关的基本体通过不同组合变换,产生出一系列的形态结构。模块概念极具设计感,同时也符合产品衍生机理,可拼插可变换。基本体不变,基本组合形态不变,通过模块的组合变换拼插出不同的产品模型,尽管形式不同,但是富有家族性的一脉相承,其中玩具设计是比较典型的符合衍生设计机理的产品类型。
以空气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系统运用空气动力学特性进行一款轿车外形的设计,并运用STAR-CD软件进行空气动力性数值模拟,从而进行设计方案的评价。CFD分析结果表明,空气阻力系数较小,设计方案合理,说明运用空气动力学的相关知识来指导轿车外形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公交信号优先设想的提出使得大、中城市发展快速公交(BRT)以期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政策能够进一步实施。但是出于对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以及对整个交叉口车辆通行质量的担忧,公交信号优先策略在国内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本文以济南市快速公交(BRT)1号线为例,分析各个平面交叉路口信号灯循环周期,调控快速公交(BRT)车辆在最近间隔交通信号灯间运行速度,以及快速公交(BRT)车辆在站点的上下客停靠时间等,收
本文阐述了在传统生肖动画角色创作过程中把传统京剧视觉符号与之融合的创作方法。分析京剧视觉符号中图像性符号、象征性符号、隐喻性符号在动画中的结合与拓展。总结得出在多元化的艺术手段的冲击之下,将传统视觉元素与数码动画艺术形式融合的必要性,数码艺术精髓在于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汲取民族文化的营养。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出口市场萎缩等带来的压力。产业升级是一种积极的选择,产业升级要求企业必须提升设计创新能力。通才教育缺失、前苏联设计思想及OEM模式等三大原因制约了中国工业设计的发展。企业正处在产业升级的重要关口,设计再也不是设计界自说自唱的事情了,设计事业的发展迎来了重要历史机遇。应该大力推进企业建立有设计融入的自主创新体系,“工业东亚”在产业升级过程中主导设计振兴事业的成
本文针对现有的产品开发与创新设计方法,提出了基于RE的产品快速开发与创新设计的新理念与技术流程。它能迅速缩短产品设计与开发周期,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鼠标外形的快速开发与创新设计为例,阐述了从三维点云数据的获取到曲面重构的快速操作技术流程,并验证了其正确性及高效性,为产品快速开发与创新设计探索出一条捷径。
UI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它的产生是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交互作用的结果。UI设计和产品设计、人机工程学密不可分,可说是它们在专业范围上的延伸,尤其非物质时代的来临更加拓展了UI设计的范围,使它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为人们所熟知。本文介绍了UI设计产生的背景,发展状况和设计特征等问题。
针对传统鞭炮存在的环境污染、人员伤害和火灾等问题,通过功能分析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分析,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设计出一种新型的安全环保的电子鞭炮,可DIY制作,增加用户体验,适于多种场合需求,并体现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
以研究中国元素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为目标,对民族文化和内涵元素进行了分析总结。以部分成功车型为例,研究其中的造型元素、造型风格。从设计思路和设计元素两方面寻求如何设计体现中国元素的汽车。探究了本土化设计方法,提出了中华文化精髓的和谐设计理念,即以人、自然、社会的相互协调为内容,综合天地之理,以“和”为圆融境界的中和之美。从设计的概念构思到具体元素的演变和抽象,诠释民族文化与特征。将具有中国特色的
产品的情感属性,不仅提高了用户体验的能力,而且提升了产品的价值。对认知(Cognition)或认知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产品情感属性,一是认知的含义及与产品情感属性的关系;二是产品用户体验的含义及与产品情感属性的关系;三是基于认知的观念,从人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等感官的感受出发,对产品的情感属性进行了分析,将产品的情感属性划分为:美感,即产品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