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勘探形势、重大发现和未来勘探领域

来源 :21世纪中国油气勘探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ze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立20年来,中国海洋石油工业飞速发展;在渤海海域,第四系构造运动形成了上第三系浅层晚期成藏的大油田;这一成藏规律的新认识及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导致一批超亿吨的大油田的发现(QHD32-6、NB35-2、CFD11-1、CFD12-1、BZ25-1、PL19-3、LD27-2等).在"构造脊运移"理论指导下,在珠江口盆地相继发现了惠州、西江、陆丰、流花等油田群,使该区石油年产量超过1000万t;在莺-琼盆地,总结了泥底辟垂向运移和幕式成藏的规律,继崖城13-1气田之后,又发现了DF1-1、LD22-1等大气田.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将中国海洋石油带入一个高速发展期,一批大油气田投入开发建设,预计2005年,中海总油气年产量将翻一番,超地4000万t(当量).中国海洋石油勘探领域是广阔的;渤海湾、珠江口盆地浅层尚有一批构造待钻探;中深层也有了新发现;莺-琼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都是有待勘探的天然气富集区;在中国海域广泛分布前第三系残留盆地,构造运动相对平稳,是有利的油气勘探新领域;南海深水区有一大批低水位域砂岩体,也是极有前景的勘探目标.
其他文献
2008年1月驻马店市出现了连续性的雨雪冰冻天气,半个月内出现了三次大到暴雪过程.2008年1月中下旬总降水量创建站以来记录极值;1月下旬平均气温创建站以来同期最低.由于先出现的是雨凇并形成道路结冰,所以对交通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前期温度高、冷空气强且活动频繁、西南暖湿气流活跃、有利的流场配置是这次连续性冰冻天气形成的需要原因.在近20天的雨雪冰冻过程中,大的环流背景经历了3次长波调整:开始阶段,5
2008年9月30日汛期结束了,进入仲秋季节,秋色浓重,天气应渐趋凉爽、降温,奇怪的是国庆后日最高气溫仍持续徘徊在30℃左右。11月份尚有19#热带风暴(台风)出现,不过其发展错过时期,已属残喘,来去匆匆,不影响福建大地,幸甚。小阳春期间气温暖和,树木秋后尚郁郁苍苍,像夏天一样。本文对2009年福建省汛情进行展望,并提出建议:海峡西岸沿海港口密布,以往感潮区,潮区观测网站偏少,甚至空白,而今海峡西
原创的“共旋”地震灾害物理模型是建立在“共旋引力波”和“地球大电容”新概念基础上。讨论了太阳系星球运动、地球自转轴变化与地磁暴、地震间的相互关系。认为地球自转轴变化原因是地核的晃动,晃动又是由太阳风及地核对地月系质心的离心力所引发,由于包裹在液体外核内的固态内核有较大的自由度,随晃动的幅度会出现“jerk”和磁暴,也会发生地震。因此太阳系星球对月球的引力、梯力矩作用与地核晃动引起的磁暴有对应关系,
石板沟金矿是近年在豫西南发现的一个剪切带容矿的脉状金矿。根据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分析了矿床成矿流体的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金的沉淀机制和矿床成因。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的形成主要与热液相蚀变作用有关,石英脉型金矿的形成,则可能主要与岩浆热液与变质热液的混合作用有关。矿质主要源自晋宁期岩浆岩,成矿流体和热能主要来自海西期花岗岩。矿床为剪切带容矿的中低温热液金故床。
陕北地区发育大型三角洲沉积体,其中长6期以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坝沉积为主,主砂体厚度大于15m,砂体纵向可对比追踪,平面上复合连片.储层由于次生浊沸石溶解形成低渗透背景上存在相对高渗区.形成的三角洲油藏具有含油显示普遍、工业产层多、油气资源丰富的特点.具备形成大型油田的物质基础.本文通过石油勘探成果、地质深化认识及勘探技术的总结,阐述了探明12亿t规模石油地质储量的基础及勘探技术保证.
我国海相烃源岩成因油气的勘探程度总体较低,具备广阔的勘探前景.迄今已在陆上的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苏北盆地及海上的东海陆架盆地、南海的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万安盆地、曾母盆地等发现了较多海相油气藏.陆上盆地海相烃源岩以中、古生界为主,海上则以第三系为主.将我国海相油气藏分成原生型、次生型、再生烃型(二次生烃形成)3种成因类型油气藏,并提出3大勘探区
川西坳陷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自晚三叠世以来经历了6次构造事件,发育5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这些盆地的叠加和改造,导致了沉积岩相和岩石物性的变化,构造形变和裂缝分布的变化,流体性质和地压场的变化,形成了以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超压气源为核心的多种类型气藏分布的格局.川西坳陷天然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又统一的动态平衡系统,其成藏机理可以概括为丰富的烃源,适时隆起和3种运移聚集成藏模式.在上述机
本文通过能量流物质流多机制耦合模拟和流体势分析,对库车坳陷超高压成因从定量方面深化认识,它突破了现有对库车坳陷超高压成因的认识.定量半定量作出各超压成因的贡献率.认为,①库车坳陷以拜城-阳霞凹陷为中心跨克-依构造带和秋里塔克构造带的膏盐层及盐下白垩系、侏罗系、三叠系普遍发育异常高地层压力.具典型的流体压力舱特征,舱内超高压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一性.②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吉迪克组膏盐层是一套封闭性极好的
本文预测了中国煤层气资源量为27万亿m,主要分布在华北,占62.7﹪,其次为西北,占28﹪.与世界煤层气主要产业国家美国相比,美国勘探20年,投资46亿美元,钻井2万口,在18个盆地预测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11万亿m,探明储量为2万亿m,年产煤层气约400亿m.中国煤层气资源量是美国的2.5倍,由此可见中国煤层气产业化发展已迫在眉睫.以探明世界上第一个高煤阶的煤层气大气田——沁水煤层气田和控制中国第
中国克拉通盆地,如塔里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下伏有裂谷或坳拉谷,说明克拉通盆地随超大陆裂解而发育,相反克拉通盆地上叠有前陆盆地和/或裂谷盆地,说明克拉盆地随超大陆拼合而消亡.前期的张裂环境诱发良好源岩形成;中期稳定缓慢沉降环境发育完整碳酸盐-蒸发岩旋回,构成有利储层,晚期挤压环境形成盖层和上叠层,形成旋回式油气系统.在古隆起上构成碳酸盐台地暴露,构成有利的碳酸盐岩孔、洞、缝储集带,而发育在斜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