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活化的影响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前期作者采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等有密切的关系,且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可出现肝功能的异常。为了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理化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本文对15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轻重程度分级,并检测肝功能、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一般分为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及B超体检的普及,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率、检出率逐渐升高,作者自2006年6月至2008年1月,应用疏肝活血化浊法治疗该病3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
慢性肝炎多数患者可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不振,食后腹胀,不耐劳累等症状,并可伴有右上腹季肋部不适或隐痛、胀痛。部分病人可逐渐出现腹部癥块,少部分病人尚可反复或持续有轻度黄疸。因此,从其症状表现来看,多属中医学“胁痛”、“黄疸”、“癥积”等病证范畴。徐景藩教授从医60余年,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将其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进行了总结。
肝纤维化是一切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是发展到肝硬化的必经阶段。我国乙型肝炎毒(HBV)感染者众多。有病理证实,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发生率为59.36%。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可能阻断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探讨抗肝纤维化的有效方法是目前研究治疗肝病工作者的新课题。本文采用清络饮加味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于2005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自制调肝降酶冲剂为主辨证治疗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以干扰素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疗效满意。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月至数年。临床上分为初发型、慢性持续型、慢性复发型、暴发型4型,其中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常见。研究发现,UC患者常伴有血液高凝状态。本文主要以UC慢性复发型为研究对象,从探讨UC患者血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 mS)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以长期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伴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主要表现。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作者通过临床治疗观察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发现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一般认为m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疾病,精神压力、饮食因素和胃肠道感染均可以导致其发生。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远不能令人满意。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性、腹泻便秘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又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本病是公认的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辨证施治个体化诊疗方案所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本文采用疏肝健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是与胃肠动力异常、内分泌及内脏感觉高敏感性、炎症感染、精神心理和饮食等相关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很难用一种理论或学说予以合理解释。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腹痛”、“腹泻”等范畴。病位在肠腑,与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为本病基本病机.故治当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经典方剂,现代药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性病变,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多基因缺陷的易感倾向个体,诱发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疾病。MUC蛋白是一类由上皮细胞分泌的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它是粘液凝胶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组高度糖化的不同糖蛋白的总称。本文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MUC2,5AC核心抗原及TFF1,TFF3的分布与表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