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适度普惠福利制度体系

来源 :中国社会学会,日本社会福祉学会,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福利制度正在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以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存有覆盖面窄以及贫富区域差距等问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适度普惠型的福利制度是中国梦和小康社会实现的内涵和措施。适度普惠福利制度意味着在社会保障覆盖面上,把仅覆盖部分人扩展到涵盖所有的公民;在服务目标上,把仅仅赋予弱势群体这少部分人扩展到全体人民;在福利项目上,把经济保障扩展到提供人民群众需求的各种基本社会服务;在生活质量上,从基本的收入保障扩展到人民享有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适度普惠的福利制度的建设是针对十九大提出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处理举措,它要把改革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实现人人共享,体现了人民为主体,发展是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以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核心宗旨。
其他文献
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的因素是多种多种多样的,就主体而言,主要影响因素可以从国家制度上、社区、学校、家庭以及流动儿童个人的意愿五个方面。国家制度上,主要是对流动儿童政策限制的放宽与制度统一,社区主要是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上,学校主要是师资力量的提高和设施设备的完善,家庭主要是父母的关注和陪伴加强,而流动儿童主要是自己想融入社会的意愿的主动。
共享发展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与中国的现实需求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也不断地完善,逐渐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转型,,这与共享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共享发展有助于社会福利制度的合理建设,对社会福利制度的转型意义重大;同时社会福利也是共享发展的重要一环,与民生关系紧密.本文在共享发展视角下对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建设展开讨论.
十八大以来,伴随官场的政治生态日趋严峻,地方政府的社会治理创新动力减小,从而导致社会治理创新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不足,"不创新"、"趋同式的伪创新"、"运动式的创新"的概率加大.囿于困境中的社会治理创新亟需学者的关注和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本研究建构了社会治理创新逻辑的制度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上尝试把,熊彼特的经典创新理论扩展到社会治理领域;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以地方政府创新为中间变量分析社会治理创新逻辑
先秦儒家以民本观念为基点,初步构建了"保养万民"福利思想体系,包括生民论、保民论、富民论、养民论和教民论五大板块,成为秦以后历代思想家提出福利思想的源头.其中,生民论关注百姓生育和生产,是"保养万民"福利思想体系的起点;保民论旨在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是"保养万民"福利思想体系的底线;富民论强调去贫和藏富于民,是"保养万民"福利思想体系的内在要求;养民论予百姓以养给,使百姓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是"
社区自组织的缺位、社会组织机构的错位和行政化的他组织的越位,是当前社区治理面临的最大困境.社区治理需要通过一种集体行动,以一种相互支持、合作互助的有组织的策略和方法去实现.而这种有组织的集体行动是一种以社区自组织为主的社区组织化过程,从社区组织化所包括的自组织和他组织这两个方面来看,社区自组织是推进社区治理的重要抓手.本文以自组织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社区治理中自组织理论的特性的分析,探讨社区治理的内
在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如何对社会组织进行培育和监管,推动其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满足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政府和学术界高度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是指面向社会,为全体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关怀等公益服务的非会员制社会组织和会员制社会组织,它在养老服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目前中国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面临严重的培育与监管问题,阻碍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其中,培育方
当前中国养老服务供给缺乏精准化,造成供需不匹配、服务效率低下、养老资源浪费、老年人的需求得不到较好的满足等问题.本文经分析提出,借助"互联网+"进行精准识别与评估需求、精准整合与配置资源、精准对接供给与需求、精准评估服务与反馈,并辅以相应配套措施,通过"互联网+养老服务精准化供给"来摆脱养老服务供给困境,缓解严峻老龄化形势下的重大养老压力.
社会保障公平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保证原则、事前原则、事后原则和调剂原则为理论基础,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进行了全面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我国社会保障公平性总体不高。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基本制度,在覆盖范围、准入条件、待遇水平、政府补助四个公平性维度上的差异较大。建立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就要明确我国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逻辑。尤其在公民和保险
中国司法实践中可得利益问题的困扰之处在于“可预见性”和“确定性”的适用.从比较法上看,“可预见性”规则符合目前关于可得利益立法的发展趋势,该规则是在“因果关系”规则之外附加的要件,是对完全赔偿责任的限制,即只有违约人在缔结契约时“已经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可得利益才应该得到赔偿.“确定性”从本质上看是程序法中的证明责任的严格程度问题,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裁判并没有要求原告证明可得利益的“确定性”,通常只
"福利国家"模式被认为是一种基于国家干预的模式;"福利社会"模式则被认为是一种以市民社会为主导的模式(林卡,2009),而福利共同体则是以需要为本,以公民身份为规范性机制,以社会团结为纽带的模式(臧其胜,2014)。本质上,无论是福利国家、福利社会还是福利共同体只是福利体制的一种形式。福利国家背后的总原则是,政府既应该又必须承担起为所有公民提供过得去的最低生活水准的责任(米什拉,200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