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的讨论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ing_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系统,在本世纪初也有了持续发展,各地相继研制了业务技术业务系统并投入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实际,但同期各地气象预报业务却从业务技术系统的研制和应用,走向了集成化的气象预报业务技术系统既气象预报业务平台的研制和应用,或者说目前气象预报业务技术系统的发展思路已是系统的系统,而同期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则只是系统,我们知道这两种类似但实质不同的技术,从思路上讲是有代差的。如何使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的发展跟上气象预报业务技术的发展步伐,已成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业务技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从业务应用技术的角度,总结了国内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了甘肃地县级(以兰州市为例)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的概念、原理和结构。介绍了甘肃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的基本思路,为基层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向集成化、系统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编制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的计算机语言,每个编程者在使用国内外通用编程语言的范围内都有自己的习惯和风格,同样也能开发出好的系统。这里的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数据库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4GL语言PowerBuilder进行数据库开发,系统运行安全、可靠:采用的C/S结构使数据管理集中在服务器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可管理性和可靠性。地县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平台采用VC++6.0开发了整个平台和界面系统,利用VC++6.0的容器应用程序和进程间通信机制,有效地融合了各个进程间数据的交换。实用性强:所有的功能均与业务需求紧密结合,方便快捷的数据共享对业务人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业务人员不需要专门的培训,通过简单操作即可熟悉软件的应用。系统冗余度高,可维护性强,将应用程序划分为易于管理的各个模块,某个模块的故障不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窄线宽近红外二极管激光器作光源,在公里级长程吸收池开展了高灵敏度同位素探测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很好地测量大气分子同位素丰度,利用多条谱线进行计算,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设计并实现了可用于外场实际大气测量的长程Herrott吸收池.
将结合正则化思想的变分伴随方法应用于大气平流层中臭氧破坏催化反应过程的浓度初始值和反应速率参数的反演问题.为此分别推导了在整体资料和末端时刻局部资料反演的伴随模式和泛函梯度.最后进行了一组理想数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了变分伴随方法运用于大气化学过程的反演研究的有效性,特别是局部资料联合反演中可以运用正则化克服反演的不适定性.
大气本底是指不受局地条件和人为活动直接影响、经充分混合的大气组成平均特征.本文基于1991年5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国瓦里关全球本底台(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观测即WMO-GAW的24个全球本底站之一)经严格国际比对和质量保证的长期观测资料(同化并整合了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全球温室气体采样观测网在瓦里关每周一次采样/分析数据及中国气象局在瓦里关现场连续观测资料),并与同期和同纬度海洋边界层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在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ChinaFLUX通量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却由于众多客观原因使得数据的数量和质量都不高,从而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本研究分析了目前通量观测研究过程中的一些不足,并将GIS、GPRS和Web Services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其中,提高了数据观测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可视化程度,为监测处理
本文简要介绍了根据陕西省的实际情况和大气环境业务需求,利用预报实时业务的网络环境,在综合应用MICAPS、MM5及CAPUFF系统的基础上,通过VB6.0编程,建立的一个具有自动数据处理、操作简便、比较实用的区域大气质量评价、预测系统.利用该系统对某一工程的拟建处大气质量达标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给出了污染时物浓度分布特征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及评价结果.
按照棉铃虫繁育规律,将棉铃虫周年活动期划分为秋季预蛹期、越冬期、春季羽化期、夏季危害期四个阶段,分阶段选取有昆虫学、统计学意义的气象因子,通过归一化处理和加权组合,组成棉铃虫气象指数,建立多时效,归一化棉铃虫气象预报模式和分析、评价指标,经试报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统计分析了1961-2007年郑州全市7个站的沙尘暴资料,得知近47年来,郑州市沙尘暴天气的发生随年代推移呈递减趋势。1960年代最多,1990年代以后偏少,尤其1980-1990年代在趋势上有一个突变,减少率高达83%;郑州市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出现时段应为每年的2-5月,以4月份最多;空间分布上由1960年代的沙尘暴大值中心在郑州中西部地区而逐渐向中东部到东北部地区转移。郑州市沙尘暴天气的沙源既有
利用广东省1970-2004年84个测站的月平均降水资料,通过Z指数转换,分析了广东春季旱涝的时空分布及区域性特征。结果表明:广东省春季旱涝等级指数年际。年代际变化较大,以15年、9年,2~4年的周期变化比较明显,干旱程度总体呈加剧趋势;EOF第一模态显示全省旱涝一致性较好,第二模态为西旱东涝型,第三模态为沿海旱内陆涝型;另外广东省强度较强的区域性春旱发生频繁,特别是90年代以后,程度有加剧趋势,
根据气象资料及粮食产量资料采用线性倾向、突变分析等方法分析,干旱半干旱过渡区近50年年降水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就季节而言冬、春季略增,夏、秋季减少且秋季降水在1986年发生减小突变,从年代际变化看,近10年出现了剧烈下降;温度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且大大高于全国平均增幅,1994年有一次显著突变,在各季中,冬季季增温最为显著,因此,由冷湿向暖干化转变是过渡区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受气候暖干化影响,粮食
本文主要介绍了由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师生共同设计的“兰州大学气候灾害移动监测系统”,其一个主要目是实时、动态地监测西北沙尘暴的发生、发展及输送过程,期望更深入了解西北地区的沙尘粒子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作用。此外,对该系统从2008年2月25日-5月31日在景泰县兰大农场(37.337°N,104.139°E)的一些观测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春季该地区地表辐射特征及各能量分量的变化规律显著,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