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软土深基坑栈桥上运行铁路列车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

来源 :第七届全国基坑工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lin1983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近年来承担设计的“改建铁路宁波站改造工程”,对我国软土地区铁路客站与换乘地铁等市政设施一体化建设过程中,为节省建设工期,同时保证原既有正线的正常运行以及深基坑开挖安全等疑难技术问题进行探索实践,研究提出并设计了在铁路站房与换乘地铁一体化开挖期间,深基坑栈桥上运行铁路列车的安全稳定应对控制措施,从而保证铁路客站与换乘地铁一体化建设实施的“多、快、好、省”。该研究成果及应对技术措施可为软土地区同类铁路客站建设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交流。
其他文献
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是当前基坑工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支护方式,但是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目前未见报道。结合工程算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DINA,选择合理本构模型,对某基坑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基坑最终水平位移最大值出现在基坑顶部,锚杆预应力值和作用位置对坑壁水平位移影响显著;基坑地表沉降和坑底隆起均随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锚杆轴力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而增大,且沿长度方
结合某工程地基处理及护坡桩的设计和施工实践,介绍了复杂结构条件下地基和结构的协同作用分析的应用,同时重点介绍了护坡桩一桩两用,即前期提供护坡作用,后期作为复合地基受力体的成功设计经验,为特殊的结构和特殊的施工工序要求制定合理的岩土工程方案,以期能对以后类似工程有所借鉴。
对济南省会文化艺术中心地铁车站基坑进行现场施工监测,及时掌握支承轴力、基坑变形的变化动态。结合设计方案,对比分析影响实际轴力变化的因素:①特殊工况条件下,导致多道支撑体系中第一道支撑轴力偏大,且大于第二道、第三道支撑轴力;②通过测温与测力,反算出支撑轴力的温度修正系数;③合理确定预加力大小,减小应力损失,保障钢支撑更好的发挥作用。该研究结果提高了现场基坑监测的准确性,也完善了基坑支护的设计理论。
以笔者近年来在环境岩土工程与基坑工程交叉领域提出的15项专利与专有技术为基础,介绍了全回收基坑围护体系主要构成要素,包括可回收的竖向围护结构与可回收的水平承载结构两大部分。其中可回收的竖向围护结构可采用WSP桩,可回收的水平承载结构可以是内支撑体系,也可以是可回收的锚杆体系。详细介绍了WSP桩与可回收的复合锚杆之结构构造、工作原理、回收工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全回收基坑围护体系的经济适用性。指出全回
利用基于有限元原理的设计计算软件Plaxis对青岛三星数码大厦基坑工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其地表水平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实测数值吻合较好。并通过对模拟得到的基坑与支护结构的变形结果如基坑总位移、灌注桩水平位移和基坑周边地表沉降以及支护结构的内力分布情况如灌注桩剪力、轴力、弯矩和锚杆内力进行分析发现预应力锚杆能够明显地改变上体中的应力分布,对基坑变形有很好的约束作用。说明在土岩二元结构地层条件下,支护结构
“桩墙合一”技术考虑基坑围护桩与地下室外墙共同作用作为正常使用阶段的地下室侧壁挡土结构,可减薄地下室外墙的厚度、减少基坑面积,有利于节约工程造价,节能降耗,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工程应用考虑了“桩墙合一”技术的防水、传力构造等,并通过基坑开挖阶段、正常使用阶段、抗震等多工况进行“桩墙合一”的强度与耐久性设计计算,可作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的参考。
为控制基坑的稳定性和施工对周边环境影响,国内部分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求深基坑第一道支撑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支撑代替钢支撑前后的基坑受力变形性状,以深圳地铁某基坑工程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内支撑体系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时,土体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围护结构与土体之间采用接触模型,考虑了钢筋混凝土支撑设置在不同的支撑位置,
通过某工程实例,阐述了坡顶为石砌挡土墙,中部为永久边坡,底部为深基坑的混合高边坡的支护方法,计算时,应根据不同工况、采用不同参数,进行至基坑底的基坑支护计算和至地面(基坑回填后)的永久边坡支护计算,支护结构需满足临时边坡和永久边坡。
以昆明市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分析探讨了大环梁内支撑结构在深厚泥炭质土层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变形、应力变化规律。基坑支护结构位移及应力监测结果表明,环形内支撑结构能克服泥炭质土中锚杆锚固力差、易松弛变形等缺点,具有受力性能合理、方便施工且经济等优点,相对于与同类淤泥质软土基坑而言,其变形值相对偏大。本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参考。
总结了上海地区常用的抛支撑支点的型式。通过对抛支撑支点传力路径、承载力及变形模式的分析,探讨了支点与周围土体共同作用的机理。基于支点为“刚体”的假定,提出了计算支点水平承载力和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介绍了采用此方法设计的某抛支撑工程案例。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建议的方法进行设计是基本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