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熟DC体外扩增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实验研究

来源 :2008年中国国际现代普通外科进展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t19880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肠移植被认为是腹腔移植中最难以攻破的堡垒,阻碍小肠移植前进的关键是免疫排斥反应.与单独小肠移植相比,肝、小肠联合移植发生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的概率均有所下降.肝脏对小肠的免疫保护作用与肝脏中的未成熟DC有重要关系.本文通过分离供肠组及受体组大鼠肝脏中的DC前体细胞,体外培养扩增草未成熟DC,术前1周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受体大鼠体内,再行小肠移植,观察移植小肠免疫排斥反应的变化,以了解未成熟DC细胞是否可以诱导小肠移植免疫耐受及供、受体未成熟DC诱导免疫耐受的不同;观察骨髓来源的未成成熟DC较肝脏来源的未成熟DC对诱导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作用异同.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是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学思维等有重要意义。微生物学实验不仅综合性和操作性强,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无菌操作技能和生物安全意识。本文针对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医学生常见的一些问题,从多方面思考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对如何做好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工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设想:即根据长学制医科生的培养目标,积极优化和整合理论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调整和重塑,在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
本文介绍了某院于1999年8月以来用MTC-3型微波治疗仪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插管对气道充血、水肿、狭窄组织进行微波治疗,同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的分析,指出微波治疗支气管内膜结核,可以直接辐射阻塞、充血和水肿组织,且照射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效果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对脾脏原发性肿瘤全组32例诊断与治疗进行了分析,原发性脾肿瘤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由于其病变类型的多样性,预后相差很大。提高早期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凡是不能明确脾脏占位性质,宜尽早手术探查。
正常细胞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微环境损害,它们通过多种机制应对有毒或致癌物质的损伤。其中最重要的细胞防御机制是通过转录因子Nrf2调节的。在正常环境中,Nrf2被负调节蛋白Keap1抑制。当细胞暴露于氧化应激、亲电子物质或者化学预防剂时,Nrf2逃脱Keap I的结合抑制并激活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介导的基因表达以维持细胞的还原状态。除了抗氧化功能,Nrf2还是细胞表达一系列对抗环境有害损伤基因的关
乳腺Paget病是一种少见病,与乳腺癌的关系极为密切,也称之为湿疹样乳腺癌.某院自1991年至2004年共收治11例,占同期乳腺癌(572例)的1.9%,与文献现报告0.7%-4.3%相似,本文现将诊治情况进行报告.
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件肿瘤,其死亡原因不是原发性肿瘤本身,而是并发的远处转移所致.如何减少肿瘤细胞的远处转移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本文就MTA基因家族主要成员的化学结构及MTA家族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肿瘤的生长是个长期的过程,往往在大家发现时可能已出现了远处的微转移,探讨如何更好地早期检测乳腺癌的转移当前研究的焦点之一.最新研究发现,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中期因子(midkine,MK)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是促进肿瘤生长、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关系密切.本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MKmRNA,探讨MKmRNA表达在乳腺癌的
乳腺癌是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化疗是晚期乳腺癌主要的解救治疗措施.对于乳腺原发病灶较大、手术切除较困难但没有远处转移的乳腺癌,即局部晚期乳腺癌(locally advanced breast cancer,LABC),其区域淋巴结转移率在85%以上,预后多不理想,其单纯手术疗效欠佳,近年来,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肯定,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缓解,可以降低其复发转移的风险
甲状腺髓样癌占甲状腺恶性肿瘤5-10%,是一神经内分泌肿瘤,产生降钙素,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目前甲状腺癌主要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如外放疗,Ⅰ放射治疗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道甲状腺髓样癌表面富含生长抑素受体,奥曲肽是常用的生长抑制,本研究应用奥曲肽观察其对甲状腺髓样癌细胞生长情况影响,并初步研究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