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深水钻井液体系浅析

来源 :2015年度钻井液完井液学组工作会议暨技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cek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石油天然气开发向深海进军,深水钻井与浅海及陆地明显不同,难度也更大.深水钻井液体系在钻井过程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本文分析了深水钻井面临的各类难题,包括深水低温、浅层气、井眼清洗、天然气水合物、钻井液安全窗口窄、悬浮携岩能力等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从钻井液的流变性、井眼清洗能力、天然气水合物抑制能力等方面提出对应的适用于海洋深水的钻井液体系,为海洋深水钻井提供了技术参考.
其他文献
油基钻井液以其机械钻速高、优良润滑性、优异的抑制性、抗污染能力强等优越性能在高温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及各种复杂井段钻井作业中已大量应用.油基钻井液的电稳定性是影响油基钻井液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文中从乳化剂加量、基油、有机土加量、水相体积分数、内相中的电解质种类、内相中的电解质加量、配制条件、加重材料等方面进行了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分析,为油基钻井液电稳定性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针对深井长裸眼堵漏作业,研制了一种吸水膨胀聚合物堵漏剂,具有吸液倍数大、耐盐性好、长时间吸水后凝胶仍能保持很好的韧性和强度等特点.室内实验结果表明,该吸水膨胀凝胶堵漏剂具有较好的堵漏性能和一定的承压能力.在苏桥储气库苏49K-P5井、苏4K-3X井进行了吸水凝胶承压堵漏应用,取得良好效果,证实了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现场适应性和提高承压能力强等特性,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储层保护工作对于致密砂岩气藏是否能够经济高效的开采至关重要.目前,渗透率恢复值实验是评价钻井液储层保护效果的主要方法,技术手段比较单一.而且,钻井液对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的伤害是一个长久的,涉及气液两相流相互干扰的过程.现用的渗透率恢复值实验不能评价钻井液伤害对气藏产能长久的影响.结合塔里木油田迪那区块特点,使用全方位系统分析法,评价了致密砂岩气藏的储层伤害机理,并且通过对比分析被水基钻井液和油基钻井
渤海JZ9-3油田和QHD32-6油田的生产井和调整井,井型主要为大斜度井和水平井,特点是裸眼长、环空摩阻大,水泥浆易漏,伤害产层;由于存在多压力层系,难压稳,固井水泥浆的防窜能力要求高.为了改善地层油井产能,提高油田采收率,研发了一套针对大斜度井、水平井的低摩阻固井水泥浆体系PC-LITESTONE.体系具有低摩阻、高强度、低渗透率及高防窜性能,能较好地满足大斜度井、大位移井的固井作业及储层保护
20世纪早期旋转钻井取代顿钻钻井,被誉为钻井工业的第一次变革.而激光钻井作为一种新型钻井工艺,其机械钻速是常规钻井工艺的10~100倍,该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将会是钻井工业的第二次重要变革.本文以对激光钻井技术进展的调研为基础,对激光器选型、破岩机理、参数优化及其应用方向进行论述,对其优势及不足进行分析.目前激光钻井在激光器小型化、二次作用、井眼锥变等方面仍有欠缺,但国外已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
针对环渤海湾地区普遍存在的深部潜山超高温低压储层钻井完井液技术难题,基于分子结构优化设计,研制出了一种具有温敏缔合特性的超高温水基钻井液用增黏剂.通过FT-IR分析、1H-NMR分析和紫外光谱分析等,表征了新研制高温增黏剂的分子结构.室内实验测定了其临界缔合温度,并对比评价了其高温增黏特性;利用新研制的高温增黏剂,优化出了一套超高温低密度(抗220℃以上,1.04~1.08g/cm3)水基钻井液体
K1井位于垦利11-2构造上,该井在古近系沙四段钻遇软泥岩地层时发生卡钻事故,回填侧钻的K1S井在相同层位再次发生卡钻事故.分析认为,在此井段钻井时使用的钻井液密度过小,不足以平衡软泥岩蠕变,产生缩径是该井两次卡钻发生的主因.本文根据该井钻遇的软泥岩特性,确定了软泥岩蠕变本构方程,通过建立软泥岩蠕变力学计算模型,应用FLAC3D软件对不同钻井液密度、不同深度下软泥岩地层井眼缩径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到
近年来,为提高石油勘探开发经济适用性,针对海洋深水钻井、井底压力控制、大位移井、井眼清洁等问题,提出一种满足多功能要求的ReelWell钻井新方法,这种新钻井方法是以双壁钻杆、循环控制系统、顶驱适配器、上部环空控制系统、滑动活塞、双浮动阀等为基础,采用无隔水管作业方式,降低钻机负荷,提高钻井进尺深度,特别适合深水钻井.钻井液通过双壁钻杆的环形空间泵入井内,井底产生的岩屑通过双壁钻杆的内钻杆返出,通
水平井是提高页岩油气采收率和降低开采成本最有效的开发方式,但水平井在钻井过程中普遍存在管柱与井壁摩阻大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三维水力振动器降低管柱摩阻的技术方案,并于2013年在长庆钻井总公司进行了11口井钻井实践.现场应用实践表明:研究的φ168mm振动器能明显减轻81/2in井眼的托压效应,平均提高滑动钻进的机械钻速38.81%~86.31%,最高可达到100.96%,井下使用寿命超过291h
东海前期钻探过程中,存在着井壁失稳等原因引起的起下钻遇阻、倒划眼困难、测井遇阻、卡钻等井下复杂情况.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比亲水量等实验手段,分析复杂地层的微观组构及其理化性能,探讨井壁失稳机理.研究表明,井壁失稳与其自身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紧密相关,页岩微裂缝、层理发育是导致其井壁失稳的主要内在因素.钻井过程中,在井底压差、毛细管力、化学势差等驱动力作用下,钻井液滤液沿微裂缝或层理面迅速侵入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