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学视角下预防儿童性侵害的路径探析

来源 :中国社会学会,日本社会福祉学会,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bb1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儿童性侵害作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性侵害对受害儿童及其家庭造成的不可磨灭的创伤、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使得儿童性侵害预防网络的构建刻不容缓。本文采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依据儿童个体、过程和环境三个维度,从儿童、家庭、社区、学校和国家等不同生态系统层面对儿童性侵害多元预防路径进行探讨,集中对以儿童为中心的预防路径、以父母为中心的预防路径、基于社区的预防项目、基于学校的预防项目、以国家为主导的预防体系进行阐述和评析。
其他文献
家庭建设,是个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等主体从经济、文化、福利、安全等方面维护家庭和建设家庭的一系列手段和方法。基于中国现有相关的公共政策存在制度性缺陷,政府倾向于增加家庭和个人责任的多支柱社会保障体系的思想占据主导,社会福利政策在家庭价值取向上的摇摆不定。研究以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为目标,在提高家庭生存发展能力、提高家庭福利保障能力、提高家庭平等和谐能力三个层次,以及显性家庭政策、家庭公共政策两个维度,
会议
近年来,专业社工开始秉承上级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抱负,进驻社区、开展各项社会服务。但对于基层体制内组织来说,这些专业社工机构往往以一个潜在的资源以及权力的竞争者进驻社区。在这一过程中,基层体制内行政性组织在社区事务的传统支配权、话语权以及对资源掌控的能力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组织的潜在挑战。基层体制内行政性力量最初对社会组织持不合作、甚至是排斥的态度。社会组织为了顺利在社区"安家",努力和
会议
近年来,社会企业在我国社会福利治理过程中的作用得到高度重视,并被视为应对政府失灵、非政府部门失灵和市场失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本文总结国外社会企业发展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福利治理面临的问题,试图从社会政策的角度对政府、非政府、市场和社会企业部门在实现社会公正过程的作用进行反思,就实现共享发展的福利治理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共享发展"理念成为一种共识而越来越深入人心。文章认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也是让城乡居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一种实践和尝试。以中原地区的Z市和S市为例,2016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两地均启动了党群服务中心的项目,依托社工、社区以及社区内党员群众,共同在社区内开展专业服务。
会议
采用配额抽样和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浙江省1000名困境儿童的需求进行调查。困境儿童的需求包括日常生活需求、与家人沟通需求、与学校老师和同学交流需求、不受歧视需求和闲暇活动需求等。困境儿童的需求是受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影响的。在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满足困境儿童需求的若干保障对策。
河村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T市,是一个由朝鲜族和汉族构成的多民族社区。当地朝鲜族形成了显著的赴韩务工流,导致村中朝鲜族常住人口比例不断降低。汉族人口虽也有流动,但规模远不及朝鲜族。所以,河村朝鲜族大部分流出去了,汉族大部分留了下来,形成了独特的人口过疏形态,构成人口"半空心化"村庄。人口流动一方面使得当地农业生产秩序与日常生活秩序发生变迁;另一方面,人口流动中形成的朝汉互惠型经济重新建构了村庄秩序
日本的老龄化速度、老龄化程度、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均居世界首位为老社会服务比较发达,由于二战后日本国内核心家庭的增加,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子女对老年人的护理功能明显减弱导致家庭无法解决年人的护理问题。老年人护理经过了从由家庭负责到社会承担的质变。自2000年4月起实施的《护理保险法》成为其重要标志。由于中日两国国情不同,在解决养老服务问题上照抄日本的经验当然是行不通的,不过了解日本的养老服务内容,对今
在我国城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民丧失土地成为失地农民,农村失地老人则是其中的特殊群体.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不仅意味着身份的变化,其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以及心理归属方面都相应出现了改变.S小区作为失地农民回迁居住地已有10年,本文利用访谈法与参与式观察法了解到,在过去的十年里,失地老人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出关于适应的"融合"、"同化"、"分化"、"边缘化"情况、他们也发展出了新的解
在经济下行、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中国失业保险基金反而积聚了超过5300亿元的结余,累积结余率高达434%,而领取率则低至23%。这说明失业保险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失业风险转为个体承担。如此海量的结余因何而生?本文回溯了失业保险的变迁,引入政策变迁的分析框架,利用统计数据和访谈资料系统分析了结余资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制度设计与运行中存在矛盾是导致目前失业保险基金低效运转的主要原因:(1)费率
残障儿童是社会中最为弱势的群体,他们不仅有正常的儿童保护和发展的需要,最紧迫的是需要是生活照料及康复,在残障者社会福利政策不完善的现状下,家庭承受着远远超出负荷的压力,包括经济、心理和精神压力方面。本文在分析残障儿童家庭压力和困境的现状基础上,依据家庭福利政策相关的理论,探讨我国残障儿童家庭福利政策的路径选择,面临种种挑战,本文认为我们需建立家庭津贴、社会工作者常态化介入、家庭康复、护理津贴等社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