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歌主题的交响化--以陆培管弦乐《中国狂想曲第三号虎虎生风》为例

来源 :第二届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buhao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狂想曲第三号:虎虎生风》是陆培中国十二生肖管弦乐系列作品的第三首,该作品是由多个民歌主题及其变奏发展而成的,通过材料的展开、调性的丰富、配器手法的运用使单线条的民歌主题交响化.本文分别从横向、纵向两个视角对其在材料和调性上所运用的各种交响化手段进行分析,探究陆培是如何融合中外作曲技法,在横向角度,作曲家通过调性有规律的频繁转换以及丰富多样的变奏手法的运用,使得音乐主题的调性和旋律线条复杂化;在纵向角度,通过织体的多声化、调性叠置以及配器的色彩化等手段使民歌主题趋于器乐化、交响化。作曲家通过各种技法、手段的运用将其器乐化、交响化,赋予了这首的民歌以新的内涵,立足于传统而又对传统有所发展,这种创作理念对当代民族音乐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文人砚,一个砚林人热衷的话题.因为热哀,又因为贴上文人砚之标签,或能体现做砚的不同于凡俗,匠气,或由此便于在砚林多兴些热闹风浪,造出点不庸常的它响,有些人于是直接自封,
砚雕艺术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门类.它是以天然砚石为创作原料,赋予艺术表现题材和形式,使其从砚材自然美走向富有内涵人文美的雕刻艺
本文通过对作品《12-hour bridge》音乐材料和结构以及创作技法的分析,旨在阐述作曲家高平在面对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环境的影响与熏陶之下,运用融汇贯的创作手法和"匠心别见
本文对我国新一代著名作曲家刘渡的作品《为琵琶与大提琴而作的室内乐》进行分析,研究该作品如何借鉴中国语言艺术中"对联"结构形式,运用中西方哲学观念、音乐文化理念和技法
当代音乐创作受现代音乐浪潮的冲击而逐渐衍生出更为多样性的特点,然而徐振民却坚持以自己内心真实感受的"新浪漫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人文理念进行创作,将西方现代作曲技法与
郭文景的打击乐三重奏作品《戏》总共由六个乐章组成,本文以第二乐章为例,向读者介绍其中铙钹所使用的新演奏技法及其发音方式与音响效果,同时,以结构为线索来论述演奏技法与
以单音思维结构音乐是唢呐协奏曲《唤凤》的核心技术理念.它的运用贯穿在作品的织体形态、时值控制、音响造型等诸多方面,为作曲家追求"突出音色为音乐主体"这一目的提供了有
本文通过对萧友梅《弦乐四重奏》Op.20第一乐章与巴赫第六《法国组曲》第一首、海顿《弦乐四重奏》Op.76,No.1第一乐章,在曲式结构、调性布局和材料构成方面的比较研究,说明
朱世瑞室内乐作品《水想Ⅱ》,为二胡古筝而写.作品从两件中国乐器自身特点出发,在传统音乐基础上有所创新,回避现代创作流派技法,力求回到音乐的常态.本文将从乐器、音色、音
《太谷秧歌交响组曲》是著名作曲家王西麟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五乐章交响组曲.该作品主要取材于山西民间小戏太谷秧歌等.作曲家运用交响乐创作手法,在满足音乐通俗性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