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炭为模板碳热还原法制备SiC纳微米棒

来源 :第二届全国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oneer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我国的特色资源—毛竹的炭化物为生物模板材料,通过对其内部浸渍一定量的正硅酸乙酯溶胶,然后在1450℃高温、氩气保护下煅烧制备出了大量的纳微米棒。场发射电镜的高分辨观察表明,所生长的纳微米棒直径在100mn-500mn之间,长度在30μm以上,由六边形片层结构叠加组成。x射线能谱分析则进一步确认该纳微米棒的主要物质组成为SiC材料。在竹炭的外表面,除了横切面的导管外,其他部位均难以观察到SiC纳微米棒的存在;而在竹炭内部,导管是生长纳微米棒的理想场所,出现了大量密集排列的SiC纳微米棒,薄壁组织内则数量稀少,甚至未见。上述研究表明,竹材有可能成为大规模制备碳化物纳微米棒的优良生物模板原料。
其他文献
固定植物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比例为4∶6,在一定挤出工艺条件下,制备植物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研究偶联剂含量对稻草/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和玉米秸秆/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含量为3%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较好,稻草/高密度聚乙烯的弯曲强度提高了50.92%,除去秸叶和秸穰的玉米秸秆/高密度聚乙烯的弯曲强度提高了66.69%;偶联剂含量为6%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较好
随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友好纳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为此,本文采用天然高分子材料壳聚糖(CTS)和蒙脱土(MMT)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各了壳聚糖-g-丙烯酸,蒙脱土纳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CTS-g-PAA/MMT)。通过各种表征手段确定了纳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并系统研究了纳米复合高吸水性树脂对染料亚甲基兰(MB)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一部分质子化的CTS插层到MMT层间;
本实验对废旧刨花、废旧纤维、新鲜刨花三者的水泥水化特性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结果表明①三种材料经不同预处理后其水泥水化适合系数都大于68%,说明三种材料都适合制作水泥人造板。②化学助剂CaCl2能明显地改善水泥的水化特性、能提高混合物最高水化温度,缩短到达最高水化温度的时间③材料热水预处理后水泥水化相适性较好
采用木材刨花与LDPE、HDPE和PP等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经热压复合工艺制成木塑复合板材。研究了塑料基质种类、刨花用量与偶联剂种类对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LDPE和PP,由HDPE制成的木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更佳;所使用的三种偶联剂,以硅烷偶联剂的效果最好;随着刨花用量的增加,木塑复合材料的抗弯曲性能逐步提高,但内结合强度逐渐下降。
螺钉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的连接件,不同螺钉形式对其强度的影响尚待研究。本文通过对L型和T型木塑构件,不同螺钉形式对其结构强度影响的实验,得出了螺钉形式与木塑构件强度的基本关系。
螺钉作为木塑复合材料的一种重要的连接件,它在反复拆装后能否保持其原用强度尚有待于研究。本文通过对L型和T型木塑构件,不同拆装次数的结构强度和握钉力试验,得出了拆装次数与木塑构件强度的基本关系。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竹材加工后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物,大量的剩余物直接被烧掉,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严重污染环境。本文介绍了竹子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叙述了竹加工剩余物作为生物质材料的利用途径,期待为竹加工剩余物的高效利用提供有益的帮助。
竹炭是一种高含炭率的多孔状物质,其比表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竹炭在实际中的应用。本文选用了不同竹种、竹龄的竹材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制备工艺,不同的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制得竹炭,并对其进行了炭得率、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炭化温度和炭化时间对竹炭比表面积有显著的影响,而竹种和竹龄对其影响不大。并且竹材在炭化温度800℃,炭化时间2h条件下制得的竹炭比表面积最大。
以竹纤维和聚己内酯(PCL)为原料制备竹纤维/PCL复合材料,研究了竹纤维的偶联预处理和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优化条件,并探讨了复合材料的防水性能和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偶联剂双氨基硅烷用量为1.5%、改性温度为95℃、搅拌速度为800r/min条件下,改性12min,改性效果最好;在模压工艺中,温度在115.9.144.1℃、成型时间在7.6-9.1min范围内、压力在27.2-32.8MPa范围内,复
颜色是竹条分级的主要特征。本文研究了一套竹材颜色检测系统和设备,实现了对碳化竹条共8个级别、浅色竹条共3个级别的自动送料、识别分级类和卸料,分类准确率分别为85%和95%。每根竹条的判断、检测时间为300ms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