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不同覆膜方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anggui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雨养条件下,以露地条播(CK)为对照,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A:全膜覆土穴播;B:全膜穴播;C:垄膜沟播)对旱地冬小麦土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冬小麦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花前储备对籽粒的贡献.覆膜处理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向籽粒的转运量及对籽粒贡献率分别平均比CK高112.9%、128.9%和12.5个百分点.地膜覆盖花前储备对籽粒贡献率的提高主要是促进了叶片和茎杆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但会降低穗轴和颖壳花前积累干物质在花后向籽粒的转运率和贡献率.覆膜处理间比较,花前干物质的积累量、花前积累干物质在花后的转运量以全膜穴播最高,花前积累干物质对籽粒的贡献率以全膜覆土穴播最高;覆膜处理中,积累量、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以垄膜沟播最低.全膜穴播和全膜覆土穴播花前积累干物质转运率的高低差异因年份而异.虽然地膜覆盖栽培开花期群体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都显著高于露地栽培,但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和转运量覆膜不一定比露地高,且处理间差异单茎远小于群体.
其他文献
为研究太行山前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下农田2m土体周年水分变化规律,在大田条件下,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内2m土体水分含量变化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季属于利用
会议
通过对2010-2011年、2011-2012年和2013-2014年3个小麦生长季试验中,9000-9500kg/hm2、9500-10000kg/hm2和10000kg/hm2以上3个产量水平下产量构成要素和收获指数的比较分析得
会议
  为了探明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在鄂北地区的应用效果,分析稻茬小麦免耕栽培技术增产增效的原因,2010年来连续3年开展了稻茬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对免耕机械条播和常规栽培稻
会议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全国夏粮产量数据,我省今年夏粮总产比去年增产9亿斤.其中,单产每公顷6052.2公斤(每亩403.48公斤),播种面积3741.4千公顷,由于减少棉花面积增加
会议
  青海柴达木灌区是我国春小麦的典型高产区,针对近年来在该地区实现小麦产量突破难度不断增加和产量挖潜途径不明确的现实问题,采用产量构成因素分析与产量性能参数分析相
会议
  本试验于2011-2013连续两年在山西农业大学旱地小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旱地小麦周年蓄水保墒技术的蓄水保墒效果,为高效利用休闲期蓄纳的降水,在此基础
  为探明休闲期覆盖配施磷肥对土壤水分运行规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山西省闻喜县进行了休闲期覆盖与不覆盖条件下75 kg·hm-2、112.5 kg·hm-2、150kg·hm-
会议
  为探索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保水及磷肥施用技术,进一步提升旱地小麦产量水平,本研究在山西闻喜县进行了休闲期覆盖与不覆盖,配施75 kg/hm2、112.5 kg/hm2、150 kg/hm2磷肥
会议
  在西北半干旱雨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地膜覆盖方式对旱地春小麦和冬小麦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6种模式中,甘谷模式和甘肃模式的秋覆膜的土壤水分状况明显优于露地栽培(CK)
会议
  为旱地麦田有效蓄保休闲期降雨,促进植株氮素运转,实现旱地小麦稳产、优质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于山西农业大学闻喜试验基地进行大田试验,研究前茬小麦收获后30d或60 d深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