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种质资源幼龄树性状鉴定及其树体生长型(摘要)

来源 :第六届全国枇杷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体生长型(Growth types or Growth forms),指树体的生长习性类型,包括树体的生长、枝条的萌发与延长、生长节奏等,是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性状。本研究在统一定植管理条件下,对枇杷种质资源的幼龄树生长特性进行鉴定,从中发掘不同树体生长型的枇杷基因型,评价其特征特性,为培育省工、高产、适宜产业需求的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利用源于苹果的49对EST-SSR引物对不同地理来源的47个枇杷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有33对苹果引物能在枇杷品种中扩增出理想的PCR产物,引物转换率达67.3%,其中有22对引物具有较好的扩增多态性.对29个扩增片段进行回收测序结果也显示80%的PCR产物具有相应的SSR位点.同时,聚类结果表明,47个枇杷品种被明显地区分成了中国和西班牙两大品种群,聚类模式符合供试品
利用SSR和SCoT标记对67份枇杷属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7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3条谱带,平均扩增3.12条.15条SCoT引物共扩增出88条谱带,平均扩增5.87条.基于SSR和SCoT两种标记的平均观察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12和1.8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17和1.55,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为0.51和0.31,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为0.82和0.46,表明供试材料
以‘大五星等6个枇杷品种为试材,对其基因组DNA进行AS-PCR扩增,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各序列进行分析.确定了参试6个枇杷品种S基因型分别为: ‘早钟6号S2-S6、‘龙泉5号S2-S18、‘有间S2-S6、‘有永S16-S41、‘冠玉和‘大五星S2-S41.其中S16-RNase(ACCESSION:KC131136)、S18-RNase(ACCESSION:KC
以‘大五星枇杷花药胚状体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单性结实iaaM基因,探讨卡那霉素浓度、农杆菌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以及乙酰丁香酮浓度等因素对遗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卡那霉素最佳浓度为100mg/L,花药胚状体经预培养2~3d,农杆菌侵染15min,共培养3d,共培养基中加入AS10mg·L-1,最适合进行遗传转化.抗菌素选用250mg/L的头孢霉或安比西林750mg/L脱菌效果较好.采用
本文通过观测早钟六号枇杷花器官不同处理受400mg·L-lGA3+20mg·L-1CPPU诱导后的单性结实情况,探讨诱导枇杷单性结实形成无核果实的机理和适宜诱导时机.结果显示,所有处理座果率均较高,都有经济产量;去雄诱导、去雄去雌诱导及完全花花前诱导的果实均无核,花后及幼果期诱导和对照均有核;花后诱导的枇杷果实平均种子数比对照和幼果期诱导的少,对照和幼果期诱导种子数无差异.试验显示,植物调节剂诱导
以双膜设施大棚为对象,研究其保温性能及其对枇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白天双膜设施大棚内的气温基本保持在25℃左右,明显高于露地气温.棚内极端最低气温为-1.3℃,比露地极端最低气温-4.4℃提高了3.1℃,保温效果显著.双膜覆盖期间,棚内比露地积温增加了475.2℃.棚内空气相对湿度明显高于露地,但棚内枇杷发病率相对较轻.棚内枇杷叶片大而薄,成熟叶片的SPAD值明显低于露地叶片.棚内枇杷的花没
进行了氯氰菊酯、毒死蜱、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在广东、广西、福建和四川枇杷产地环境中的残留降解研究,旨在明确4种农药在产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情况:建立了以上4种农药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其回收率分别为83.9%~86.9%、84.6%~86.5%、83.6%~85.7%、79.4%~9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94%~5.34%、3.28%~6.49%、3.25%~7.52%、3.19%~4.56%,
利用HPLC法对枇杷根和枇杷叶中熊果酸、齐墩果酸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枇杷根皮和枇杷叶中熊果酸的含量均高于齐墩果酸,枇杷叶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显著高于枇杷根皮.
水分胁迫会使植物细胞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如过氧化氢、单线态氧等,对细胞造成伤害。接种AM真菌能够改善宿主植物的水分代谢,增强植物抗旱性,这在柑橘、草莓、大豆、水稻等作物已有报道。但是,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提高植物抗旱性的机制仍不清楚。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作为一种重要的胁迫激
本课题组先后进行了四批的种间杂交研究,现将初步工作结果小结如下:第一批,2004年冬,以栎叶枇杷为母本与早钟六号(栎叶枇杷×早钟6号)进行杂交,获得一批杂交种子,播种萌发健康小苗119株,采用RAPD分子标记检测其真假杂种性,得知119株全部为真杂种,经过童期选择,留下20个株系。其中有2个株系于2011-2012年间开花结果,品质优,但果实偏小。其他株系做跟踪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