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蜂田间破核节律观察

来源 :全国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tas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泰安地区桃仁蜂田间破核节律以及对其有影响的气象因子,为桃仁蜂预测预报和防控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连续观察方法,对桃仁蜂田间破核节律进行了研究.2016 年共调查桃核4002 个,桃仁蜂越冬虫核率为45.38%.桃仁蜂破核与桃相关物候期有一定的吻合性.3月24 日桃树进入盛花期,部分桃仁蜂发育为蛹.3 月31 日桃花进入谢花期,桃仁蜂化蛹的数量进一步增多.4 月8 日桃核内出现羽化成虫,4 月11 日桃仁蜂破核始见,直至4 月24 日终见,4 月17 日为破核高峰期,此时桃处于幼果期,破核后期部分桃果进入硬核期.累积收集到破核成虫732 头,4 月11 日雌雄虫同时出现,但破核前期雄虫为主,破核后期雌成虫为主.雄成虫高峰日为4 月13 日,终见日为4 月22 日,破核历期12 d;雌成虫高峰日为4 月17 日,终见日为4 月24 日,破核历期14 d.成虫破核数量受天气因素影响,成虫发生前期与日平均气温成正相关.4 月16 日和17 日分别降雨6.1 mm 和0.8 mm,气温明显下降,4 月16 日成虫仅破核5 头,说明降雨和骤然降温不利于成虫破核和活动.高峰期过后,成虫破核数量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小.从整个种群看,成虫的性比为2.0,破核前期雄成虫数量多于雌成虫,雌雄性比为0.3~0.6.4 月15 日雌、雄成虫数量接近,4 月16 日受降雨影响,性比仅为0.3.后期雌成虫数量多于雄成虫,雄成虫数量逐渐减少,性比逐渐升高,最高性比为8.3.破核时间集中在每天9:00~16:00,其余时间破核数量较少,每天18:00 未收集到成虫.9:00 这个时间段雄成虫破核数量高于雌成虫,其余破核时间段雌成虫数量高于雄成虫.种群破核高峰为11:00,占总破核数的27.3%.桃仁蜂种群在成虫、蛹、幼虫各虫态都有死亡,种群死亡率高达50.26%,能够完成破核的成虫仅占45.86%,滞育老熟幼虫占3.88%.多数羽化成虫能够破核而出,尚有少量成虫完成羽化后死于核内,其中以雌成虫为主.通过观察发现,核内死亡成虫虫体相对弱小,寄生的桃核壁较厚,导致桃仁蜂无法破核而出.桃仁蜂成虫破核具有明显的节律性,桃仁蜂破核节律与桃物候期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可作为田间适期防治桃仁蜂的依据.
其他文献
  柑橘脉突病毒(Citrus vein enation virus,CVEV)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分布较广的柑橘病毒,主要引起柑橘脉突病及木瘤病.植物病毒通过抑制寄主的RNA 沉默反应从而达到侵染寄主
会议
  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引起的柑橘褐斑病(Alternaria brown spot,ABS)是一种严重为害柑橘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柑橘褐斑病在我国浙江、重庆、云南等柑橘主产
会议
  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是一种新近在我国发生的柑橘病毒,该病毒可为害大多数的柑橘品种及其杂种,其中以对柠檬类的为害最为严重,造
会议
选用醋蝇诱杀剂悬挂诱杀醋蝇和喷施常规农药两种方式,研究其对冷棚内摩尔多瓦葡萄酸腐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使用醋蝇诱杀剂悬挂诱杀醋蝇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防治,喷施1周后防
  柑橘溃疡病是由Xanthomonas citri subsp.citri(Xcc)引起的一种柑橘检疫性病害,对世界柑橘产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由rboh 基因编码的NADPH 氧化酶主要位于质膜或吞噬体小
会议
会议
  为解析耐病和感病柑橘品种对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应答机制差异,本研究对耐病品种马蜂柑(Citrus hystrix DC)和感病品种甜橙(C.sin
会议
为明确不同抗性柑桔品种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与柑桔抗褐斑病的关系.本研究选取褐斑病高抗品种LW8、LW31,中抗品种W2、L2,高感品种LW13、LW14分别接种褐斑病菌,取不同时间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