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锡核大环化合物[(Me)Sn(SCH)S]的合成及晶体结构研究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七届全国无机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j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7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矾分校的克拉姆(Don─ald JamesCram)教授和法国路易·巴斯德大学的莱恩(Jean-Marie Lehn)教授由于分别创立了"主-客体化学"和"超分子化学"以来,大环及超分子化学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验室曾以2-吡嗪羧酸、4-羧基苯硼酸、铋试剂I、邻巯基苯甲酸分别与二烃基二氯化锡反应得到三、四、五、六锡核大环有机锡化合物。本文首次报道二锡核大环化合物[(CH3)2Sn(SC6H4)2S]2的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1)/n。
其他文献
对含有Pseudo-Salen单元配合物的研究已成为配位化学研究中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因为它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也是一种优良的非线性光学材料,并且对顺磁中心的磁交换作用和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有重要的意义。将Cu(CH3C00)2.H20的丙酮/甲醇溶液与一种新的salen型双肪类有机配体(H2L,4,4-Dibromo-2,2-[ethylenedioxybis(nitrilomethylidyne
β-二酮和吡唑类功能配合物(特别是稀土金属离子配合物)在光、电、磁、分子载体和催化性质等方面显示出了优良的性质,在有机液晶、LB膜、化学位移试剂、萃取试剂、防伪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成为当今光电功能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本研究以三苯胺为母体设计、合成了一系列β-二酮和吡唑两类多枝配体,解析了其中部分配体的单晶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此类多枝配体具有很好的光电性质,可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组装成功能配
由配位键、氢键等非共价作用来构筑具有精彩结构和特殊功能的超分子网络体系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在这些研究中,氢键因其适中的强度和特定的方向性以及连接方式的多变性被广泛使用。通过氢键作用来构筑有机超分子网络已经有很多报道。然而,以配合物为结构基元来通过这种作用来构筑此类体系的研究还相对比较少。而这种构筑能够将配合物的几何和理化性能结合到这些体系中从而得到具有奇特结构和特殊功能的聚集体。本文报道了一个2
近年来,原位合成作为配位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合成方法,备受人们关注,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原位反应一般是在水热或溶剂热条件下进行,它可以用于探索新的有机反应、探讨反应机理、合成具有新颖结构和多功能的配合物,尤其可以用于合成一些不能用直接方法得到的有机配体,成为连接配位化学和有机合成化学的桥梁。本文选用吡嗪-2,3,6-三羧酸在水热条件下和过渡金属铜(Ⅱ)盐及辅助配体2,2-bpy或phen作用,
C-H…A氧键能够对分子识别过程、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性能、主-客体化合物的稳定性、晶体工程和液晶的性能等产生重要影响。人们对多叉C-H…A氢键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这些氢键的作用模式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它们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将FeCl溶所以本文采用很多文献使用的参数值(d≤氢原子和受体原子的范德华半径之和,∠CHA≥110°)来判断弱氢键是否发生。将FeCl3溶于DMSO中放置一段时间即得到(Fe(
近年来,功能配位聚合物因其在催化、磁性、荧光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引起人们强烈的研究兴趣。其中研究较多的是含吡啶环和羧基类刚性配体,随着研究的深入,柔性配体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柔性配体能够根据配位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配位方式,从而导致其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反应条件,金属与配体的比例,金属离子的配位模式,分子间作用力以及阴离子效应等。因此,可控合成仍是配位化学家面临的挑战之一。
乙酸镉和配体1,3,5-苯三甲酸,通过溶剂热法反应,合成了一种新颖的三维配位聚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该配位聚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结构测定表明,1,3,5-苯三甲酸中的羧基和水中的O原子均与Cd原子进行配位,形成七配位五角双锥的配位构型。
超级纳米分子簇的定向构筑及其可能的单分子磁体行为调控研究,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多学科交叉前沿课题之一。本研究以2-羟甲基苯并咪唑(Hbm)为定向配体,构筑类立方烷簇心的配合物,并进一步引入μ硝酸根作为中心模板、乙酸根作为辅助桥联配体,硝酸根、高氯酸根等作为外界平衡阴离子,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基于三个MO立方烷组装的十二核超级分子簇[Co(bm)(NO)(OCMe)(Etoh)](NO)
荧光分子开关是超分子化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金属配合物的荧光性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二茂铁是一个良好的电子给体,利用光致电子转移效应可以得到一些新颖的电化学控制的分子开关。本文设计了二茂铁和蒽的衍生物FcA,通过二茂铁可逆的氧化还原性质调控荧光分子蒽的发射行为。电化学和光谱研究表明,化合物FcA中,二茂铁和蒽通过开链二腈桥传递电子,导致蒽的荧光发射被猝灭。
以过渡金属配合物为前驱体设计和合成多核配位聚合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前驱配合物含有未参与配位的杂原子配体,或者金属的配位未达到饱和,可用金属离子或先后加入桥联配体及金属离子,使其自行组装成目标配位聚合物。用双核铜配合物[(bdmpp)Cu(N3)(μ-N3)]2(1)[bdmpp=2,6-二((3,5-二甲基-N-吡唑)吡啶]作为前驱体合成了一维含铜-钴的杂核配位聚合物[Cu(bdmpp)(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