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病的定向正骨法-尾椎部痛

来源 :第一届世界脊柱健康联盟大会暨第八届中华脊柱健康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y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尾椎部痛是指尾骨、骶骨下部和相邻肌肉等软组织疼痛,常见于骶尾韧带劳损、骶尾关节炎等因素,并介绍了临床对尾椎部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所应用的手法治疗以及物理疗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宫内诊治-围产期监护-出生后急诊处理及后续干预”一体化治疗模式在严重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三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病情确定产前及产后一体化干预方案,在宫内诊治、围产期监护、出生后急诊处理及后续干预后进行长期随访。结果:①产前诊断的10例严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经出生后超声证实,均接受了围产期积极监护,均在出生后7天以内实施了PBPV,PBAV、球囊血管成形术及动脉导管支架植入术,PAIIVS
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评估单心室术后患者心肌节段心功能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方法:应用Acuson Sequoia C512超声仪,通过VVI技术对30例单心室腔肺分流术后患者及年龄匹配的30名正常儿童进行研究。结果:本组30例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瓣反流,根据反流频谱测得心室dp/dt,结果显示单心室术后组dp/dt为512.60±154.52mmHg/s,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1802±389
目的:分析<3岁婴幼儿先天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类型房缺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岁以下婴幼儿1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成两组,其中特殊类型组56例,另一组为对照组,全部为单孔房间隔缺损病例。对两组病例的基本临床资料、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率方面进行对比和统计学处理。结果:导管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96.4%。结论:婴幼儿特殊类型房间隔缺损(包括大型缺损、多发、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因在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AVSD)患者中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汉族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患儿119例并以100例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采集静脉抗凝抽提基因组DNA ,PCR方法扩增VEGF-A基因全部8个编码外显子及其两侧50个碱基以上序列,双向测序后,与Gene Bank中该基因正常序列做比对。结果:①在1例男性完全性房室间隔缺损合并221-三体综合症患
目的:分析我院行经导管堵闭的膜部室间隔缺损(PmVSD)病人的效果及中远期随访结果,并比较不同类型堵闭器之间的差别。方法:选我院进行封堵的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患儿155例,所有患儿经过相同的检查与导管堵闭治疗。结果:151例病人成功堵闭,手术成功率97.5% 。无手术相关的并发症。根据所应用的堵闭器类型,共分为4组。在随访中,出项不同情况的并发症。结论:与外科手术相比,经导管堵闭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创伤小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对于先心病救治方法、时机、疗效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心儿科彩超室诊断为胎儿先心病,并且选择继续妊娠的有46例,指导选择生产医院、制定生后救治方案,于出生后24小时内复查超声心动图确定诊断,制定内、外科治疗和随访方案。结果:生后超声心动图复查,除动脉导管未闭、卵园孔未闭以及小的房间隔缺损外,产前和生后主要心脏畸形诊断基本符合。并根据每个患儿所处的病情,给予正确
目的:研究小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血清醛固酮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53例患有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照组选取年龄相匹配的近期无疾病的的儿童。采用竟争法ELISA技术检测病人组、对照组小儿血清的醛固酮水平,其中病人组41例,对照组20例,并根据相应指标分类。应用Philips iE33型超声心动仪检测病人心脏房室径及心功能指标。
目的:本研究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APCs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培养过程中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的干预,观察其对MAPCs增殖、干细胞表面标志Oct-4表达和内皮分化的影响,并从氧化应激水平及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方面探讨ox-LDL对MAPCs生物学行为影响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MAPCs的分为四个实验组:Ox-LDL组、阴性对照组、Ox-LDL+NAC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检测各组
目的:研究二氧化硫(SO2)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内源性硫化氢(H2S)/胱硫醚-Y-裂解酶(CSE)以及H2S/巯基丙酮酸转硫酶( MPST)体系的调节作用。方法:将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SO2组和低氧十天冬氨酸异羟肟酸组,每组各8只,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内膜及中膜MPST的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低氧十SOz组大鼠肺小动
文章介绍了儿童单纯性心房扑动疾病的1例报告。患儿女,因反复呕吐、心悸、晕厥5年入我院心脏科。发作时常出现晕厥,表现为神志不清、面色苍白,有抽搐等症状,持续20秒-2小时不等,有时自行缓解,有时给予静推心律平或利多卡因后可缓解。入院检查神志清,精神反应可,呼吸平稳。颈软,未见颈静脉曲张。心音中等,律欠齐,但未闻及明显早搏,肺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再经过心电图、尿常规等检查,证实为右房典型扑动,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