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防治亚健康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与"亚健康"防治不谋而合。本文阐述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中医"治未病"未病先防思想指导人们通过生活起居应有规律,合理饮食,调摄精神,适量运动,食疗药腊,针刺、艾灸、推拿等,从而培养一种健康的生活、行为和工作方式,以防治亚健康,远离亚健康。
其他文献
中医药有数千年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世界中医热方兴未艾的今天,中医传承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医创新更是当前需要关注的焦点。根据
会议
通过对“治未病”理论学术渊源的考证,提出了其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得出了“治未病”理论萌芽于《易经》、形成于《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温热论》的结论。
杂志阅读对大学生的成人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学生杂志阅读有着与其他大学生不同的特点,随意性较强,合理性不够,应该从培养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杂志阅
通过论述体质与"治未病"的关系,说明预防疾病的发生,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首先通过各种措施调养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外因,改善体质,防止病邪的侵害
"治未病"思想发端于我国的《黄帝内经》,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一思想的伟大意义在于将"治未病"作为奠定医学理论的基础和医学的崇高目标.倡导珍惜生命,重视养生,防患于
在健康状态下,"治未病"体现在摄生以防病,在已病时,随着未病具体涵义的变更,"治未病"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基本规律是:无病重防,欲病防作,既病防交,病瘥防复。
基于"辨象(辨体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断、药性归象证"诊疗理论为核心的朝医体质研究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民族医科研项目,课题提出了4个关键的科学问题--体质可分论、体
会议
目的:采用ROC曲线考察痰湿质标准分对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方法: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获得包含868个样本的完整数据集,以痰湿质标准分作为测试变量,以代谢综合征作为
会议
中医体质的本质应以肾中所藏先天之精为主,以脾胃运化的水谷精神为补充。肾中精气是决定体质状况的主要物质基础,它是通过作为基础的先天遗传和作为补充的后天获得这两种途径
《温病条辨》体质学说是继《伤寒论》体质学说的之后形成的重要理论。文章从《温病条辨》体质学说之形成、临床体质分类学说、体质发病学、体质辨治观等几方面分析,阐述《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