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中药灵芝的实物考证

来源 :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四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对人类医疗和健康的重要作用已被世界广泛认可。“神农尝百草”,传统上认为中国原始社会神农氏被认为是最早采集和使用中药的人,最早文字记载于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氏反映了六七千年前中国原始社会晚期农业出现的时期。然而,始终没有发现史前实物能证明,“神农尝百草”是真实存在的。山西密县佛宫寺木塔内发现的辽代所绘神农像,右手举灵芝、左手持采药工具,背篓内药满筐,其杖除悬有草帽外,还有药壶等,行于山石间。画中神农氏采集到的药材是灵芝,灵芝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保肝等药效,被开发成多种药物和保健品畅销国内外。人和灵芝关系的文字记载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as evidenced by 《山海经》(现存最古老的图书之一)中最早记载了灵芝的神话,认为“服之媚于人”[need reference with page number]。中首次以文字记载灵芝“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另一方面,在器物上灵芝印迹的出现,与文化、宗教、医药、历史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灵芝使用历史的考证将有利于了解药物的起源和中医药发展。现代灵芝科由4 个属组成,担抱子诸性状是特殊地分类根据,亚属甚至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因此,灵芝属担孢子的外观轮廓、大小和纹饰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依据,尤其对于外观特征模糊的史前遗址中发现的灵芝物种进行鉴定,为进一步了解灵芝的使用历史提供帮助。我们首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史前灵芝担孢子形态,描述并鉴定了在3 个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发现的5 份史前灵芝样本,证实了其均为现代仍然广泛分布的树舌[树舌--是什么东西? 多孔菌目吗?]组灵芝,其孢子大小较现代灵芝小,推测可能与古今气温变化有关。这3 个遗址均位于中国浙江省,距今4500-6800 年,分别属于河姆渡文化、马桥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在新石器农业起源中均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史前村落遗址中发现灵芝,并结合蝶形器、玉粒、骨锥等同地点出土的实物,提供了一个史前灵芝同时具有药物和巫用工具双重属性的证据。史前灵芝样本发现可以将人类使用灵芝的时间,推进到6800 yr BP,为中国传统药物起源提供了实物考证。
其他文献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isi L.)为菊科(Compositae)一枝黄花属(Solidago L.)植物,又名霸王花,主要分布于我国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江西和台湾等地,据《中国植物志(第七十四卷)》记载,加拿大一枝黄花富含黄酮、酚类、二萜、皂苷、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膀胱炎、尿结石、风湿、糖尿病等疾病,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用70%乙醇对瓶尔小草、蜈蚣蕨、刺齿贯众、单芽狗脊蕨、阴地蕨、凤尾蕨热回流提取,将提取液浓缩至浸膏状,采用二倍稀释法将其配成不同浓度药液,采用平板打孔法,进行抗菌检测。结果表明,瓶尔小草、蜈蚣蕨、刺齿贯众和单芽狗脊蕨的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阴地蕨和凤尾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没有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鲜活人参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组、鲜参高剂量组、鲜参低剂量组、干参高剂量组、干参低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30 天后,测定空腹血糖,隔天进行糖耐量试验。
会议
抗生素耐药问题日益严重,正面临着进入后抗生素的危险,新型结构的抗生素研究迫在眉睫。我们以穿心莲为先导化合物,开展了系统研究,发现了一些具有良好活性的新型抗菌化合物1-5,并获得2(5H)-呋喃酮骨架,本文将2(5H)-呋喃酮骨架与酪氨酰合成酶(TyrRS)底物结合,设计出2(5H)-呋喃酮-腺苷衍生物,表现出突出的TyrRS 抑制活性,IC50 达到163nM,是一种全新骨架的抗菌化合物。
迷迭香(Rosmarinus oficinalis L.),又名油安草,别名艾菊、海洋之露,系唇形科(Lamiaceae)迷迭香属(Rosmarinus)多年生常绿小灌木,为世界著名的芳香植物,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广泛生长于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突尼斯、摩洛哥和土耳其等欧洲及其毗邻的北非诸国,现在欧洲大部及北美地区也有种植.
怀菊花因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的温县、武陟、博爱)一带而得名,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兼具观赏、药用、食补三大功能.怀黄菊是怀菊花的优良种质,但目前怀黄菊种质资源仍采用大田种植保存的方法,方式单一,加上其自身的特点,菊花属于异花授粉,大田种植使其纯度不能保证,长期以来种质混杂,珍贵的种质资源流失严重.20 世纪末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技术,是目前长期稳定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唯一可行的好方法,它
会议
DNA 条形码技术,即通过利用标准的、具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 片段来鉴别物种的特异性和多样性,是近年来新发展的生物物种鉴定技术和研究热点。本文应用DNA 条形码技术获得了青风藤植物的DNA 条形码,在此基础上对市场上销售的青风藤药材进行分子鉴定。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青风藤DNA 条形码序列能准确的鉴定10 个不同购买地的15 个样品的真伪。
沅陵长蒴苣苔(Didymocarpus yuenlingensis),是苦苣苔科长蒴苣苔属闽赣长蒴苣苔组的多年生莲座状草本,只产丹霞地貌石壁,分布狭窄,为闽赣长蒴苣苔在湘西北的替代种。花期五月,极为美丽。丹霞地貌石壁陡峭,发育较晚,土壤贫瘠,演替十分缓慢,一旦破坏极难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