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预警指标法山洪灾害预警指标确定中的应用--以云南省俄垤流域为例

来源 :中国水利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h_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警指标的确定是山洪灾害预警的关键.本文介绍了考虑雨强、前期影响雨量、场次累积雨量的复合预警指标确定方法,并在云南省俄垤流域进行了应用.结果 表明,复合预警指标法计算简便,对解决无资料地区预警指标确定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在我国无资料的山洪灾害预警中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旱情监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在抗旱监测方面的投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抗旱监测工程.在抗旱监测工程中土壤墒情监测仪器是最为关键的核心设备,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外的土壤墒情监测仪器种类繁多,可靠性、稳定性、准确性参差不齐,产品实际应用情况与标称技术指标差异较大,实际使用中墒情监测数据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中,我们开展了土壤墒情监测仪器选型技术研究,通过选
本文采用气象资料对海河流域2016年7月18日-20日大暴雨进行成因分析,并与历史上“63.8”及“96.8”两次大暴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南涡东移北上,与中纬度高空槽结合并加深,低空急流带来源源不断的水汽,加之地形的有利条件,造成了此次大暴雨.从历史上海河流域大暴雨成因看,主要是由西南涡东移北上及台风北上倒槽系统影响,且移动路径均沿太行山呈西南—东北走向,本次暴雨依然遵循这一规律,整体移动路径
随着沿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黄河防汛现代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形势,急需统筹规划黄河防汛信息化发展体系,推动实现以信息化提升防汛抗旱业务工作的管控能力.本文结合黄河防汛信息化建设实际,从基础体系架构、业务支撑能力、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着手,分析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适应现代黄河防汛要求的信息化发展思路和建设建议.
山洪灾害是我国一些城镇、村落面临的最主要的洪水灾害威胁,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这一问题愈显突出.借助遥感等先进技术手段结合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对比了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对于小流域山洪治理及城镇建设布局等方面思想方法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方法并不落后于国外,但现代的一些做法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因此借古思今、吸取别人已经经历过的经验和教训,从思想方法、技术水平上提升现代小流域山洪
质量控制是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管理的核心内容,质量验收评定又是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是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因此,该工作尤为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经验和和具体事例,就发现的部分管理和技术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本文介绍了南昌市乌沙河流域概况,回顾了乌沙河整治历程,分析了城市防洪排涝体系中的中小河流整治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并从堤防、排涝设施与调蓄工程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乌沙河防洪治涝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议.
通过介绍GPS-RTK与南方cass的使用方法,结合凤县旺峪河防洪工程杜家河段工程实例,对GPS-RTK技术和cass软件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如何结合使用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且阐述了野外地形测量、堤轴线点放样、内业数据处理与成图计算等方法.在中小河流治理项目中,该方法的应用提高了测量速度,更加精确的控制工程量,尤其对于堤线优化调整,减少了内业操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水泵驱动电机采用变频调速技术实现节能高效运行,是我国近年来在节能方面推广的一项重点技术,现阶段已取得了显著的节电效果和灌溉效益,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水泵调速控制方式.本文从变频器在泵站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出发,从应用环境、维修方略及故障判断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对于变频器在今后实际灌溉生产中的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灌区基础数据库建设是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灌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基础数据库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对灌区基础数据库的构建提出了具体的设想,希望为灌区信息化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灌区基础数据库内容庞杂,需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和探索,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反复调试,逐步实现各项功能。在实际操作中,灌区管理人员要与公司软件开发人员密切协作,高度协同工作,共同完成灌区数据库的开发工作。在开发中,一是解决
本文通过对更新改造后新的干渠断面测流问题的探讨研究,解决了“弧底梯形”断面水尺的标注问题、测速垂线的定线及布设问题、测速垂线间部分面积的计算以及测线上测点数目的灵活确定等问题,并由此推广解决了小断面渠道“变态U型”断面的测流问题.这些问题的探究对灌区准确测水量水、优化渠系供水调度具有基础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