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征地制度的伦理定位

来源 :2006全国地学哲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ward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期,必然对土地有较大的需求.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征地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一个重要因素是征地制度中的伦理定位偏差,催生了征地中的非理性和非合理化行为,直至今日问题不绝.后果是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滋生着腐败,从而直接挑战了主流良心和社会公理.这与执政为民、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目标相悖.本文从我国征地法律制度出发,从征地制度体现的伦理价值取向反思入手,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地伦理价值内涵对制度的伦理定位和道德责任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从我国铁矿资源分布情况入手,系统的分析了我国目前铁矿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提出中国铁矿发展趋势,结合国内重点矿山和地方矿山的实际特征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强化矿产品深加工,改造老矿山、改造老选厂,推广新技术等手段来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对铁矿资源的需求.
农村宅基地建设一直是农民关心、政府重视、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宅基地建设作为农村工作的重要环节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宅基地存在的问题出发,寻找同题的解决办法,探索宅基地建设的合理发展方式.
本文阐述了征地过程中侵害农民土地权益的问题,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本文对农村居民点集约节约利用中的"空心村"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空心村"形成的原因以及带来的社会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性建议。
用全球化的眼光看世界,寻求国土资源问题的解决方案.后发达国家应建立政府出资调控机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步形成土地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机制.
近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特别是一些罕见天气现象频繁出现更是敲响了警钟.土地荒漠化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它破坏了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由此意识到我国土地荒漠化问题亟待解决.
土地资源是宝贵且有限的自然资源,也是其他一切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农用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获取农产品的基础条件,更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以说,土地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当今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对农用土地资源的需求大大增加,就造成了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普遍的现象有,人均土地面积,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损坏严重,利用结
本文从我国土地政策的地位开始分析,分析了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意义、特点及方式,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综合性自然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形势,发现目前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对策.
全球耕地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国土地变化的情况,说明了20世纪后半叶工业文明的蓬勃发展,一方面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对生态平衡的巨大打破,危及人类未来的生存与发展.反思发展模式,重新定位发展理念势在必行.生态平衡与高速发展孰重孰轻必须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