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SDF-1α和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第三届全国内分泌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199069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SDF-1α和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来观察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法的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空白组予以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动物采用糖尿病造模加主动脉内膜球囊拉伤术加高脂饲料喂养,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西药组给予瑞舒伐他汀片.给药4周后腹主动脉剪取粥样斑块留作标本,检测SDF-1α和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与结论:用SNK法两两比较,中药组与模型组、西药组与模型组在SDF-1α和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益气养阴加祛风药方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治疗前后SDF-1α和CXCR4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改善作用,为临床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干预治疗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古今文献有许多不同的学说,或从三消立论,或以脾、胃为主,或以肝、肾为本,虚实寒热瘀各有阐发.近年在糖尿病发病中心脏器的探讨上,由“三消学说”脱颖而出的多脏器学说是一大发展.袁老多年研究中医各家学说,结合文献典籍、现代医家认识,长期临床实践,对糖尿病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
本文通过临床实例介绍了内托生肌散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成功经验,指出糖尿病足多数属于阴证疮疡,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本原则,强调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在临床上地位重要件和不可替代性.
严东标教授运用《内经》“治未病”的预防医学思想,结合“三消”辨证在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上,从调养身体提高正气和预防病邪、阻断糖尿病传变路线,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和并发症的发展.以《内经》养生学说和“治未病”思想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属于传统医学“消渴”范畴,其发生、发展、变化均与血瘀密切相关.血瘀贯穿于消渴病的始终.消渴可致瘀,瘀亦可致消,并且血瘀证与糖尿病体质关系密切.本文结合瘀血与糖尿病的关系,活血化瘀法治疗糖尿病发展各阶段(糖尿病前期、初期、中期及后期)的应用,从瘀分期论治探讨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为中医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思路.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影响全身微血管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时可致盲,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的延长,DR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年提高.根据近年来本院治疗DR的经验,需控制好血糖、血脂、血压,每年定期行眼底检查,定期就诊,以便早期发现DR,早期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形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为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发现早治疗对本病尤为重要.目前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一定的进展,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发现肾阳不足,气化失司,膀胱失约是本病病机之关键.运用补肾培元序贯外治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赵玲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学术经验.方法:采集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且诊断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门诊初诊处方,建立方剂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用药分析,得出结论.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87首,涉及中药共139味,统计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并演化得到新处方10首.
红细胞缗钱状排列多见于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球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糖尿病足合并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病程较长引起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的破坏与畸形形成,进而引发一系列足部问题,如溃疡、感染等,以及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肾性贫血.但伴随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的报道并不多见.回顾本院在2014~2017年诊断的糖尿病足合并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其中有3例患者肾性贫血伴随成熟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
目的:对近30多年来国内关于中医药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文献进行挖掘分析,寻求中医药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检索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并纳入有关中医药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的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数据挖掘,分析其配伍及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治疗早中期脾肾阳虚型糖尿病肾病方剂47首,对其进行分析,方剂中出现频次较高的前十的药物分别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版),分析赵玲教授治疗瘿病(甲亢)的临床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筛选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赵玲教授门诊的甲亢患者,共统计133份病历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版)软件,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133条治疗甲亢内服方剂中,共收录中药140味,得出了所用药物的用药频次、用药模式、常用药物组合及药物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