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in 层合板低速冲击与冲击后压缩试验研究

来源 :第17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err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Z-pin 技术是一种增强复合材料层间韧性 的新技术,Z-pin 能有效的抑制分层损伤,抵抗冲击破 坏,提高剩余强度。有研究表明,Z-pin 能将I 型层间断 裂韧性提高至18 倍,减少50%的冲击分层。本文通过 试验以及有限元方法验证了Z-pin 抵抗冲击以及提高 冲击后剩余强度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含Z-pin 层合 板分层面积比无Z-pin 层合板可减少16%,数值计算结 果减少35.5%。含Z-pin 层合板冲击后压缩剩余强度比 无Z-pin 板提高了37.1%。
其他文献
本文以带式输送机的多电机驱动子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驱动子系统的模型.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多驱动子系统功率不平衡的原因,依据驱动子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要求,设计了DCMAC+P 功率平衡控制器,并将其应用于三驱动系统中.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各驱动子系统在DCMAC+P 功率平衡控制器的作用下功率分配逐步达到均衡,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Partially decentralized control is a control structure that lies between a fully decentralized structure and a fullycentralized one, and has the advantage of achieving comparable performance as a full
对长距离带式输送机在传输过程中电动机功率分配不均问题,分别采用了常规控制的仿真分析和基于CMAC 的ASE/ACE 控制器的仿真分析.通过比较仿真数据可知,在分布式环境中,基于CMAC 的策略评价家算法能实现电机功率的均衡控制,减小了系统的最大张力,并能保证系统启动的平衡性,有利于延长胶带寿命.
火花故障诊断能够有效地防止火花对电除尘器的损伤,提高除尘效率,节约不必要消耗的电能,并在介质恢复时能够迅速恢复正常供电,是静电除尘电源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高频电源电火花单位脉冲能量较小的特性,本文动态的结合电场电压、电流波形及电场动态阻抗的变化规律,提出了针对高频电源的火花闪络故障检测、故障分类系统,并将其运用至实际工程应用,效果明显.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不连续观测信息和无向固定通讯拓扑结构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控制问题.模型中,假设每一个智能体仅能感知邻居智能体的间歇相对输出信息.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间歇观测信息的一致性通信协议.利用矩阵分解方法,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被等价地转化为一类具有相同维数的切换系统的稳定性问题.这里,每一个切换子系统的维数等于单个智能体的维数.进一步地,通过构造多李雅普诺夫函数,我们发
本文针对一类存在多个系统模型或系统模型不确定的局域强耦合复杂系统,提出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IMM)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一类节点间存在通信不稳定性的多模型强耦合复杂系统,此种系统采用标准的卡尔曼滤波比较难以处理.我们将随机理论和状态增广的方法与交互式多模型算法结合,得到了一种适用于该类系统的卡尔曼滤波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本文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并讨论了通信成功率对滤波误差的影响.
本文针对嵌入式系统的特点设计算法的软件系统,研究人脸检测与人眼定位及基于LBP特征的人脸识别算法;并探讨在嵌入式ARM11平台实现人脸识别系统的可行性与优势;最后结合人脸识别算法与ARM11平台优势,实现了嵌入式人脸识别系统.经实验结果验证,此系统识别率和速度都满足实时人脸识别系统的要求.
In this paper, self-triggered strategies for descriptor systems are presented. In a self-triggered state feedback scenario, the lastsampled state of the plant is used to decide the next time instant.
利用断裂力学方法,建立了复合材料帽型 加筋壁板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cohesive 单元模拟 筋条与蒙皮间的连接界面,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壁板受 面外弯曲载荷作用下的界面脱粘问题。数值分析结果 与四点弯曲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拟方法的合 理性与有效性。同时,利用该模拟方法探讨了筋条细节 设计以及结构承载方式对于界面起裂载荷及起裂位置 的影响,获得了界面起裂载荷随帽型筋条设计参数变化 的规律。
对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冲击损伤阻抗研 究,目前普遍采用集中准静态压痕试验与低速冲击试验 两种类型的损伤引入方法,通过对复合材料层合板在低 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力作用下损伤参数的研究,提出了 基于分层损伤面积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