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气象节目图形制作方式探讨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发展到今天,从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在图形制作方式和流程上存在问题,近年来节目图形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要想在图形制作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充分借鉴和参考国外先进方法,并结合国内实际,由气象专业人员制作专业气象图形,由节目编导和主持人结合节目定位和实际需要进行专业气象图形的选取以及非专业图形的设计,再由专门的图形制作和包装人员对各类图形进行包装设计和制作。这样才能获得节目制作乃至节目品质的质的提升。
其他文献
在“扩内需,促发展”的方针指导下,中国气象局及时提出了气象服务贴近“三农”的要求。气象影视作为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对“三农”做好服务责无旁贷,但做好目前服务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当下气象影视服务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探讨的重点是关于气象影视在“三农”服务中的缺位问题,就意识缺位、服务缺位、研究缺位以及这种缺位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讨论,希望引起广大气象影视工作者的重视,改变服
本文主要阐述了雷达这一科技手段在电视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分析了中国气象频道《中国雷达》节目的特点,以及DCE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节目特点和DCE系统特点,充分利用DCE系统自动渲染的功能,可以使雷达图形动画流畅、平滑,重点信息会更加突出。
本文通过对插播系统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列举了中国气象频道吉林省地方插播系统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故,针对主备视频服务器、主备数据库服务器、主备播出与其他程序和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仅供大家参考。
在竞争激烈的同质市场中,差异化经营是应对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文章提出了差异化的特性及其重要性,从前期策划、节目的编排、主持风格、节目包装四个方面分析了差异性在天气预报节目中的应用,并从电视行业中提出了差异化经营策略的具体实例。
本文分析了天气事件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提出电视气象服务也应具有相应的区域性特征。指出提供贴近公众的区域化气象信息将成为电视气象服务重要形式之一,也是气象服务品质提升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为公众提供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气象服务,才能更科学地指导人民群众趋利避害,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效果。
电视气象节目应该同时具备专业性和通俗性,既能对气象信息进行科学解读,又能顺应普通观众的娱乐化要求,这样才能在与其他非专业媒体的竞争中保持优势。把握专业性与通俗性的平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定位、受众分析、传播策略、制度保障、执行方式等各方面。本文最后从编导的角度讨论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原则,并提出一个评价专业性与通俗性是否平衡的基本标准。
电视天气预报栏目是各省气象影视事业的基础,本文以山东卫视天气预报栏目为例,从我们工作实际出发,阐述了利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在参谋、科普、农事指导和自我宣传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表明现今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应充分利用其优势,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出更深、更广、更多的功能。
电视气象服务是公众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气象部门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我国的电视气象节目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近30年发展,气象影视节目的内容得到了不断丰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通过对电视气象服务节目的“四化”经营,可以为公众的日常生活和相关行业提供更有效的服务。
用Delphi编程调用绘图软件Surfer的Automation功能,绘制气象影视节目制作中常用的一些图形,叠加先期制作好的与节目风格一致的地图,制作出在节目中直接使用的各种图形,能大大提高气象节目中图形的时效性和可看性。
天气节目中的字幕应用比其他电视节目更为广泛和深入,字幕制作是日常天气节目制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介绍图标与字幕机特技在日常天气节目中的特别运用,并以实例说明操作方法;分析了此方法在保证节目时效与提高节目可视性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