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可提高决策能力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a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决策是指对不同方案的利弊得失进行权衡,对其主观预期价值进行评估,并最终做出选择的过程。决策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至关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左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等冲动控制相关的脑区会参与决策加工。具体表现为,决策加工过程会伴随左侧DLPFC的激活,左侧DLPFC的损伤也会导致决策能力受损。但目前对于左侧DLPFC和决策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依然不清楚。
其他文献
为探究老年人的应对方式、孤独感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状况,本研究采用应对方式问卷(CSQ)、UCLA孤独量表以及一般主观效能感问卷对312名老年人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当今老年人的自我效能感整体水平偏低;(2)当今老年人最常用的应对方式是求助,其次是合理化和退避,而且调查也发现,老年人应对方式存在差异,主要表现为: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采用成熟的方式,年龄越高的老年人采用方式越不成熟,文化程度高
目的 考查社会支持在老年人内外向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533名老人,采用EP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CL-90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内外向人格(F=9.814)和心理健康(F=18.020)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内外向人格(F=4.136)和心理健康(F=40.827)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社会支持(F=10.779)和心理健康(F=4.00
本报告采用文献研究法,以"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心理"为检索词,对2004年至今刊载于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进行标题检索,选取其中以量表测试或社会调查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报告,经过文献拣选与归类,共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47篇(次)研究报告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数据库,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工作)压力状况以及人格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及其可持续发展。认知衰退是老龄化的典型症状,因此,阐明老年人的认知机制,能有针对性的研制特效药物并开展治疗工作,进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对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的感知在老年人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老年人认知的研究主要针对单通道视觉或单通道听觉,研究发现,视觉或听觉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
谷氨酸能兴奋性神经元和GABA能抑制性神经元是大脑皮层的两类主要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之间通过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相互作用,形成网络。大脑的正常功能有赖于网络的兴奋与抑制活动的相对平衡。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情绪低落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高,也是自杀的最主要原因,已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在病因学上,抑郁症是环境与基因交互作的复杂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至今仍然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青少期负性社会经历与成年期增加的抑郁症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除了情绪异常,抑郁症患者普遍存在前额叶皮质执行功能损害。采用"居留者-入侵者"模式,本研究通过系列实验考察了青少期社会击败应激致成年抑郁动物模型的效度。
应激指生理或心理性刺激后产生的非特异性防御反应。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容易使人们产生各种应激反应。来自美国应激研究所的报道指出,二十世纪80年代有55%美国人表示自己受到强烈应激刺激的频率是每7天至少一次,到了二十世纪90年代,这一人群的比例更是达到了75%,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每隔3天就会受到一次强烈的应激刺激。
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已经实行了30多年。尽管其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对应的社会问题。其中"失独"老人的问题尤其引起社会关注。已有大量文献论证了亲人死亡和精神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之间的关系,因此"失独"老人因为其经历的重大创伤事件及其年龄,成为可能的精神疾病发病高危群体。
人们可以快速地识别面孔,尤其是其情绪性信息——面孔表情,甚至会早于对面孔的整体理解。以往有不少研究探讨了这种快速加工的特征,但是关于这个过程当中自动化的神经机制,即如何自动地加工这些面孔表情目前尚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