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井无井深水区生物礁识别与油气勘探方向--以琼东南盆地深水区梅山组一段为例

来源 :第二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iaaa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水区甚至是超深水区油气近年来有一系列重大突破而成为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深水区油气勘探开发目前处于少井无井的勘探初期阶段,地震资料是最重要的直接资料。近年来在巴西东部陆缘桑托斯盆地、墨西哥湾以及滨里海盆地等地区的少井无井深水区膏盐层下获得了一系列重大生物礁型油气发现,揭示出深水区生物礁油气的巨大潜力。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勘探技术的革新,North Carnarvon 盆地Exmouth 低隆起深水区的油气勘探取得了新的突破.Exmouth 低隆起主要发育了一套遍及全盆的优质烃源岩,即中上三叠统浅水辫状河三角洲相的Mungaroo 组暗色泥岩+薄煤层,有机质丰度较高(总有机质碳量平均值为4.61%),有机质类型为Ⅱ2-Ⅲ型,以生气为主,成熟度适中(0.5%
研究近岸水下扇储层内部质量特征及结构特征,对剩余油挖潜及开发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胜利油田盐227 区为例,依据岩心资料,认为研究区主要发育六种类型岩心岩石相,并对其沉积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
通过对和什托洛盖盆地侏罗系三工河组辫状河三角洲露头进行详细实测和观察描述,运用沉积学原理对各微相沉积特征和岩相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前辫状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又可以细分为远砂坝、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沼泽等微相;辫状河三角洲中可识别出8 种岩相类型,分别是粒序层理砾岩相、滞留砾岩相、不明显平行层理砾岩相、平行层理砂岩相
溶蚀孔洞是碳酸盐岩储层中主要的储集空间类型之一,其成因复杂、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很大(Loucks R G,1999;钟建华,2012),溶蚀孔洞往往因古岩溶作用形成,通常和裂缝伴生,一定程度上控制着油气的分布(牛玉静,2011;石书缘,2014)。
会议
针对地震资料品质差、薄层砂体描述难的实际情况,在经典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拓频处理、地震属性预测储层参数等技术,不仅对薄层砂体横向展布进行了有效识别,而且对重要小层的砂体厚度、砂地比进行了预测.总结出一套适用的地震沉积学识别薄层的方法,在塔里木盆地塔中柯坪塔格组薄砂层识别及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精细开发提供依据.
会议
本文采用原位反应法制备了CpTi(dbm)Cl/MgCl载体型催化剂及其在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的情况下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本研究着眼于制备获得纳米聚合漆酚/SnO杂化材料,以期进一步研究其用于光电薄膜、传感材料的可能性,本研究重点报告聚合漆酚/纳米SnO杂化材料(PUs/SnO)的制备、结构与性质表征研究.
早三叠世时,青藏高原北缘的巴颜喀拉地区总体属于深水碎屑岩浊积盆地。然而,在该盆地中新发现了一套浅水相碳酸盐岩沉积,表明当时的巴颜喀拉深水盆地中仍存在孤立的海山碳酸盐台地。与周围同期的深水相类复理石沉积不同,早三叠世海山碳酸盐台地沉积由浅水相核形石灰岩、鲕粒灰岩和生屑包粒灰岩所组成。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urrounding areas have induced gigantic changes in Asian topography,climate,drainage and terrestrial fluxes to the ocean.Major Asian river systems underwent long term
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龙王庙组特大型气藏优质储层受颗粒滩相控制明显,不同沉积时期和发育区域颗粒滩储层性质存在差异。为研究储层形成的差异性,本文以海平面重建为切入点,结合钻井岩心、薄片资料,分析海平面变化对颗粒滩形成发育、准同生期溶蚀和早期白云石化3 个形成滩体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