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黄疸病的证候演变规律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j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484例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患者证候变化,发现乙型肝炎黄疸病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 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乙肝、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乙型慢重肝黄疸病的证侯演变规律。 结果:随着病情进展,肝胆湿热、肝气郁结、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血瘀证、肝血虚、脾气虚证、肾气虚证、肝阳虚证、气滞血瘀、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湿困证、气虚血瘀证、水饮内停等12个证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饮内停证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黄疸病最高。 结论: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其他文献
本文从中医对毒浊的认识及其致病特点,慢性重型肝炎毒浊致病的病机特点和常见临床表现,以及现代医学对慢性重型肝炎毒浊致病的认识,进而在慢性重型肝炎中提出相对应的毒浊的
纤维化作为肝硬化的前期表现,已被现代中医药研究证实其是可逆的。本文在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发现,近年来的中医研究认为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与“瘀血”密切相关,“瘀血”既是结
会议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痰瘀同治理论的提出,有效地指导了中医药的临床治疗。笔者就近几年活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所占比例日益加重,而这使得肝纤维化及肝硬化发生的危险性明显增加。本文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中医病名归属,痰瘀
目的:探讨中药脂肝灵颗粒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选择NASH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42例,应用脂肝灵颗粒20.0/次,3/日,二甲双胍0.50/次,3/
会议
目的: 从“脂联素-游离脂肪酸代谢”路径,探讨祛湿化瘀方对实验性脂肪肝游离脂肪酸抑制作用的机理。 方法: 运用单纯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脂肪肝模型,在造模第7周起,随机分
会议
动物模型是人们了解病毒复制、病毒感染自然史、病毒持续感染和致病的分子机制,研制有效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不可或缺的工具。嗜肝DNA病毒不仅包括HBV,也包括其他动物的嗜肝病毒,
会议
目的:探索基于中药复方配伍理论的抗肝纤维化有效组分或成分配方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方法:(1)以扶正化瘀方中四味已知的有效组分或成分(虫草多糖、丹酚酸B盐、苦杏仁甙、绞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利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D-Gal)腹腔注射造成大鼠急性肝损伤,测定血清生化指标,并测体
习惯上以“气有余便是火"的思维模式,并依此来诊释肝脏各种复杂的病理现象,这在当今的中医学理论与临床上都表现的比较突出,现行的中医药大学教材,中医基础理论对肝气肝阳没有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