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自2012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47例,男20例,女27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变节段、治疗椎体数量、骨折类型、骨水泥注射剂量、骨水泥渗漏、糖尿病等资料,应用多因素分析评价其与术后继发椎体骨折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10例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研究皮瓣移植术后护理规范,术后观察的重点及要点。方法:对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科行皮瓣移植术患者10例在术后在72小时内严密观察皮瓣的变化情况,包括观察皮瓣的颜色、温度、肿胀程度及毛细血管充盈情况,注意安放适宜体位,防止皮瓣受压,减少疼痛的刺激,解除血管痉挛,补充足够的血容量,维持有效的体液,防止血管危象的发生,及时预防感染的发生,并正确处理
会议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types of the massive rotator cuff tear.Methods: From 2012 Jan to 2013 Dec,50 patients,24 males and 26 females,averaged age 61.0±8.1 years old,41 right shoulder
目的:通过计算出感觉平面差异率,明确临床中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的感觉平面差异原因、责任节段的诊断及手术治疗节段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326例慢性压迫性颈脊髓病患者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表现、ASIA评分情况,计算出感觉平面差异率,探讨感觉差异出现的原因及手术治疗节段的选择。
目的 探讨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后,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结合游离皮瓣覆盖修复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治疗52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合并骨、肌腱等深部组织裸露或部分缺损,创面大小 8.5cm×6cm~32cm×15cm,切取皮瓣大小约9.5cm×7cm~34cm×16c
目的:年轻患者应用保留股骨颈型CFP(Collum Femoris Preserving,Link,Germany)人工关节假体柄置换可较多保留股骨近段骨量,取得了良好的中远期疗效.CFP假体截骨平面受股骨颈长度,前倾角、颈干角等多形态因素影响,不适宜的截骨平面可能造成术中假体周围骨折,术后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导致手术失败.笔者通过对69例CFP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影像学资料的测量及统计,探讨国人C
目的:通过比较颈部肌群静力增强练习+常规疗法(推拿+牵引)与单纯常规疗法对颈椎病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颈部肌群静力增强练习对颈椎病的防治作用,并为该运动疗法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临床依据。方法:选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就诊于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受试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受试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目的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计划性、连续性、系统性、全面性涉及身心、社会、文化综合因素的优质护理。而整体护理的实施是我国护理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医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护理质量和诊疗效果的有效途径,同时整体护理是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和关爱之心的综合体现。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所致颈部脊髓损伤并行颈椎前路手术的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对临床治疗颈部脊髓损伤提供治疗帮助。方法:回顾2010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骨科收住的确诊为颈部脊髓损伤并行颈椎前路切开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43例,其中男23例,女20例,平均年龄42岁,高能量损伤35例,低能量损伤8例,统计其围手术期出现呼吸功能障碍、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高热、电解质紊乱
目的 探讨和分析我院优质护理在骨科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一2014年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6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椎脱位的改良术式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符合本手术设计入选标准的24例外伤性颈椎脱位患者,24位病例均采用前入路撑开提拉进行复位并行植骨内固定。设计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对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48个月治疗效果进行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