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广西农业特色产业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来源 :中国社科院,河南省社科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zh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区位优势独特,农业特色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不仅产量大,而且品质优、基础好,发展潜力大,其中,甘蔗、桑蚕、木薯等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在全国市场占有绝对的优势.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精心打造广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品种品质品牌,农业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产业做大、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广西农业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其他文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同于农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要义,可以理解为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供给结构的调整.政府对农产品价格的过度干预导致市场机制难以在农业资源配置中充分发挥作用,是农业供给侧结构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现代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
在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作为农业和农民大省,河南省发展家庭农场有重大实践价值和政策意义.河南省家庭农场数量少,形式不规范,地区差距大,发展水平低,规模适度特征不明显,行业过度集中于粮食生产,"三标一品"比例低,支持政策少.家庭农场存在着土地资源约束紧,劳动成本上升快,资金需求大,农场主素质和能力不足,政策不适用等问题.以主要农业大市为重点区域,以自成长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我国农村经济改革的重中之重.吉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结构调整,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重视农业结构性改革的发展途径,就是要厚植农业农村的发展优势,加快创新驱动力度,加快发展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镰刀湾地区"实行玉米
文章从安徽农村改革的延续性和系统性角度,提出"三变"改革是历次改革动能的释放,成果的提取;基于"因地制宜、尊重意愿,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的原则,对"三变"改革的实施要点和关键环节进行总结;进而从探索股份合作制的实现形式,建立财政支农机制,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资产增值的长效机制、精准扶贫的实现机制等8个方面对"三变"改革的成效及意义进行提炼,并提出从生产力总体部署角度完善顶层
农村"三变"改革是我国农村历次改革的升华,体现了改革与制度建设同进,确保农民享受改革成果的目标.下一步还需进一步突破难点,把控风险,坚持依法推进,注重契约精神和制度建设.一方面,在制定实施方案、资产确权、股权评估、交易、流通等过程中做到有法有据;另一方面,明确"三变"改革中政策制度建设的法制路径.通过制度建设体现农民集体组织共同利益基础上的民主协商精神,克服村级议事会存在的有形无实、代表性不够、机
本文以玉米的"三量齐增"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讨论.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可以归结为,替代要素的成本份额下降而被替代要素的成本份额上升,土地成本占粮食生产成本的份额有逐渐增大的迹象,以及农业就业严重不足;我国农业政策当中存在的问题则是,过于强调农产品数量目标的重要性,过于重视短期目标的重要性,以及不太重视政策出现的偏差.因此,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的目标提高农业的竞争力.农
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有机农产品生产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具有纯天然、无污染、富营养的特点,为目前国内最高层次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也是世界各国推崇的安全消费食品.加快有机农产品发展,为长三角地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优质、健康食品,应当成为沪苏浙皖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建议加强政府对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和管理,加快长三角地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信息化进程,引导有机农产品调结
新常态下,绿色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实现黑龙江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且面临着玉米市场化改革、畜牧业生产布局调整、"一带一路"建设等机遇,产业发展的结构调整、产地加工、精深加工、有效投资潜力巨大.要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通过争取国家支持、扩大有效投资、壮大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为农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近年来江苏省农业标准化在推进与实施中仍面临经营主体意识不强、农业标准内容滞后、检测监管体系不健全、外部环境不适应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建议培育新型农业标准化生产载体,完善农业标准制订与认证机制,加快农业标准化的示范推广与实施,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认证与维护,注重改善农业标准化的外部环境。
农业供给侧存在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当下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要想改变不堪的现状,必须尽快调整制度安排,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鼓励自然生长和对病虫害的生物治理,从单纯追求量大调整为质量优先.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都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创新,应调整补贴政策遏制土壤污染,增加农村治污投资,按照WTO《农业协议》改变政策扶持方向,进行有机农业制度安排,重视技术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