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开发中油藏变化4D微重力监测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wb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利用采集的稠油开发区的微重力数据,在滤波和场分离等处理后,根据地下微重力的变化来预测蒸汽腔的分布,从预测的蒸汽腔分布探讨了抽油端的发展方向。这一结果与地震等其他方法结果吻合。实现了稠油开发中蒸汽腔的变化监测,从而确定剩余油藏和高温蒸汽的分布,指导下一步的注汽开采方案设计,提高稠油采收效率,降低采油成本。
其他文献
大地热流不仅是反映一个地区构造作用的重要参数,也是影响一个地区温度场变化的重要参数。通过钻井的测温数据和在实验室测得的岩芯热导率计算热流是获得热流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根据Goutorbe等提出的用神经网络预测热导率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检验样本以及在南海地区三口钻井的热导率进行预测,预测的热导率的平均误差均在岩石热导率测试的最大允许误差内。这种热导率预测模型为计算未取样但有测井数据的钻井的热导率提
长期以来,柴达木地块古生代的古地理及其构造归属存在争议,特别是它与相邻块体塔里木地块的构造关系一直缺少可靠的古地磁资料佐证。本文通过对柴达木地块天峻县组合玛地区晚二叠世13个采点的系统古地磁测定,揭示了一组高温特征剩磁分量。实验结果表明,采样剖面获得的晚二叠世古地磁结果具有正、反极性。
本文采用无磁性双套管旋转钻进方式,在湖泊中心钻取长约120 m的连续岩心,进行详细的岩石磁学、环境磁学和古地磁学方面的研究,同时结合孢粉和碳同位素变化,以期建立地层的年代地层框架,讨论湖泊记录的环境变化历史。
在总结了一些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陕西宝鸡(34°25N,107°07E)剖面中记录G-M的风成沉积物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及岩石磁学研究,并对研究成果作了详细分析论述。
本文以κ-T曲线为主,结合J-T曲线、磁滞参数以及XRD等相关实验,对应用热磁实验鉴别富含有机质的弱磁性物质磁性特征作了详细讨论。结果表明,样品中磁化率的主要贡献者为低矫顽力的强磁性矿物—磁铁矿,磁铁矿的粒径为PSD(准单畴)。加热过程中,含铁薪上矿物绿泥石分解生成新的磁铁矿。磁畴转变成MD(多畴),逐步加热的κ-T曲线表明,由于有机质的参与使得矿物受热后的转化与改造变得异常复杂,因此尽管利用κ-
本文通过对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六盘山群李洼峡组中下部沉积物沉积韵律的分析发现该段沉积物的沉积韵律历时长度为92.3 ka,与地球轨道偏心率周期短周期相当,指示偏心率周期可能是导致沉积韵律的主要因素,对该段高分辨率的非磁滞剩磁进行了测量,并利用redfit38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功率谱分析。
提出了地震子波为一般零相位子波时,S域中利用不同频率段的振幅谱而非瞬时功率谱峰值估算地层Q值的方法,假定地震子波为一般零相位子波,与实际情况更加接近,误差更小;同时S变换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避免了通常计算地层吸收参数时的平均效应,而且在频率区间的选择上更加容易,得到的结果更加精确。
高精度时频分析技术是目前储层预测、地震资料分析方面的重要工具,对深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震记录可以看成是由震源子波和地下反射函数褶积的过程。地震反褶积就是对子波进行处理,提取地下反射系数,进而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和压制多次波的方法。对地震反褶积进行了概述,同时介绍了Neighbourhood Algorithm反褶积方法,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总结。
本文将Sacchi和Lu改进峰度准则引入到地震子波相位谱估计中,与峰度准则相比,同样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简要介绍了其基本原理,并对如何获得子波相位谱进行了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