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的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研究

来源 :第六届全国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西藏藏北高原西部高寒草原植被、中部高寒草甸植被及东南部高寒灌丛草甸植被三个藏北地区最为典型的植被类型,结合临近三个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分析了这三个典型植被类型地区1999年至2001年旬平均气温、旬降水总量和SPOT VEGETATION卫星十天最大合成NDVI变化特征以及三个典型植被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I的生长变化对旬平均温度和旬降水总量两个主要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藏北地区降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南部向西北部逐渐减少,温度则由南向北逐渐递减.与降水资源分布相反,蒸发量西部高,东部低.(2)SPOT VEGETATION NDVI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三个典型植被生长变化特征,所反映的植被返青期和枯黄期等重要植被生长阶段与由积温计算的植被生长特征基本一致.(3)藏北地区基于SPOT VEGETATION NDVI的植被生长变化与温度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与降水的相关系数,其中以那曲为代表的高寒草甸植被的NDVI与旬温度和旬降水总量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0.81和0.68.表明,藏北地区由于海拔高,气候寒冷,气温对该地区植被生长的影响明显高于降水的影响,即该地区植被生长变化对气温的响应程度明显高于对降水的响应程度,是植被生长的限制性因素.(4)不同植被类型对温度和降水西个要素的响应程度大小依次是高寒草甸、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原.
其他文献
小佟家堡子金矿产于辽东早元古代裂谷增生地体。容矿岩石为早元古代辽河群大石桥组碳酸盐建造,其变质程度为低角闪岩相-高绿片岩相。金赋存状态以显微不可见金为主,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颗粒细小,为0.0n ̄1mm。围岩蚀变以硅化、水云母-绢云母化、含铁白云石几等低温蚀变组合为特征。与金矿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的均一温度为140~240℃。成矿年龄为167×10a。对比研究表明该金矿床为变质岩容矿的微细粒浸染
该文在讨论了胶东半岛招-掖金矿带金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机理基础上,提出了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的概念。在同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成矿热液沿剪切带流动并与之反应,从深部到浅部在韧性、韧+脆性、脆性三种不同性质的构造变形带中分别形成了焦家式金矿(蚀变岩型)、灵山沟式金矿(过渡型)、玲珑式金矿(石英脉型),从而构成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该文认为剪切带型金矿床系列不仅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在剪
该文在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介绍了阜平隆起区刚玉宝石矿床(点)的地层分布、构造控制、含矿岩石、矿体产状等特征,以及刚玉宝石的矿物学简要特征;并在大量野外产状及岩石结构构造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作者矿床矿物学研究的证据,首次提出并证实此类型矿床属深熔型混合岩化作用成因,即“混合岩型”。
初始稀薄的含矿流体在其生成、运移、演化的过程中,通过水-岩反应,生成宽广的含水蚀变带,水与C、S等物质反应消耗自由水以及流体沸腾等作用,使体系中自由水大量减少,促成残余流体浓缩。依据这种流体浓缩理论,借助流体包体的分析资料,可以进行深部矿量预测。该文以福建上杭紫金山铜金矿为例,阐述这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对康古尔剪切带型金矿成矿体系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后认为:康古尔金矿形成于脆韧性剪切变形和脆性变形阶段;康古尔金矿热液成矿反应体系包括成矿反应、控制反应及缓冲控制反应3类;该金矿石英位错密度法所测成矿期构造差异应力值为101~133MPa,并呈周期性演化,同时成矿反应热力学性质和反应进行的程度受所处的地质环境和构造动力学条件的制约。
应用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电子探针和质子探针(PLXE)等多种分析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安庆月山铜(钼)矿区铜牛井矿床不同类型的铜矿石中金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呈显微自然金存在,它们分别是含银自然金、银金矿和纯金存在于石英脉型铜矿石、含铜方解石脉以及闪长岩型铜矿石中;主要载金矿物是黄铜矿、黄铁矿等矿物。研究结果为该矿区矿石中伴生金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同类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
塔儿沟钨矿床位于北祁连山加里东造山带的西南边缘,产出于距野牛滩岩体300~500m的外接触带中,主要由夕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矿体组成。石英脉型矿体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其为中温热液矿床,成矿流体以NaCl-HO低盐度体系为主,氢氧同位素研究说明成矿热液为岩浆水+大气降水的混合体;硫同位素研究反映了部分地层物质可能加入成矿系统。
文中利用柱坐标下的动量方程和MM5模式对热带气旋Bilis(2000)数值模拟结果,研究非对称流对热带气旋发生发展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对Bilis个例的计算都表明:对称流和非对称流通过涡动通量相互转换.涡动通量使得对称流增强的同时,引起非对称流减弱.研究还表明,非对称流与对称流的相互转换不仅依赖于非对称流的强度,还取决于非对称流型.当非对称流场为气旋式流入或反气旋式流出时,非对称动量向对称动量转换,
选取重庆34个测站1959~2001年共43a逐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利用李斯方法计算NPP(净第一性生产力),采用EOF及MHF小波等方法分析重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及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相互关系,最后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e模型分析气温、降水变化对NPP的影响,并结合未来气候预测结果对NPP的变化进行了预估,结果表明:重庆区域的年平均气温、年总降水量及NPP空间变
通过对2005年6月26日滇西暴雨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青藏高压与副高之间的两高辐合区南侧以及副高北侧的西南急流区中,中低层强辐合和高层强辐散,会形成强烈的抽吸作用,加大了两高之间的上升运动,非常利于强对流的发展;副高北侧的西南急流一方面源源不断向滇西输送水汽,另一方面提供了高能高湿和对流不稳定条件,也会使上升运动加强;中层水汽通量的增大,使中层湿度增加,以及水汽通量的强烈辐合,也非常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