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2年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别概述了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的频率、临床分型以及发病机制,综述了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处理和确定肝损害的药物,针对原有肝损害患者抗结核药物的选择应用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肝功能恢复过程中或恢复后的抗结核治疗以及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的预防进行了论述。
其他文献
本科自1998-2009年共观察痹证患者116例,全部为住院病人,根据不同病因病理的特点,区分不同证型,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原则,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气囊导管灌洗注药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将56例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28例)和单纯化疗组(28例),均用3KmHPThZV/18PaVThZ化疗方案治疗,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气囊导管灌洗注药介入治疗,单纯化疗组单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时,介入治疗组痰菌阴转率(82.1%)、病灶吸收率(85.7%)、空洞闭
目的:探讨以克拉霉素(CTM)和阿米卡星(AMK)为核心的化疗方案治疗致病性速生型非结核分枝杆菌(RGM)肺病的疗效.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确诊的21例RGM肺病患者以阿奇霉素(ATM) 0.5克/天或克拉霉素(CTM)0.5-1.0克/天,阿米卡星(AMK)0.4-0.6克/天为核心药物,根据患者用药史及药敏结果组合化疗方案.观察治疗6个月后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病灶与空
目的:检测利福平的血药浓度,并分析对氨基水杨酸对其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患者,临床符合利福平静脉用药指征患者120例,年龄16~<70岁.其中60例需联合静脉给予对氨基水杨酸(PAS)者作为治疗组(组1),60例没有联合用药者作为对照组(组2).治疗组患者随机分为用药有间隔组(A组)及用药无间隔组(B组),用药间隔为4小时.PAS静点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弹性导丝分割加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在结核性多房性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新住院结核性多房性积液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在全身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弹性导丝分割加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对照组(50例)在全身抗痨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排出胸液量为(3450±537ml)、胸液消失天数为(9.7±1.2天),胸膜肥厚程
目的:探讨碘流率(单位时间内的碘流量)对多层螺旋CT (MSCT)肺动脉成像的影响,以指导对比剂的优化使用.方法:40例行胸部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300mgI/mL对比剂,剂量80mL,注射速率4.0mL/s;B组采用400mgI/mL对比剂,剂量60mL,注射速率3.0mL/s,追加生理盐水20mL.行胸部肺动脉同层动态扫描,根据时间—密度曲线(TDC),计算
文章概述了儿童结核病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断方法,探讨了儿童结核的抗结核治疗,总结了儿童结核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10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206例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IL-2R、IFN-γ、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48.3±25.5)低于肺结核患者(58
目的:探讨复合手术在慢性结核性脓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们采用复合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15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 150例中一次手术治愈144例,分期手术治愈6例.1例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行胸膜剥脱术+肺叶切除术后再发支气管胸膜瘘,引流半年后行瘘修补+肌瓣填塞术+局限性胸廓成形术后治愈.3例切口愈合不良,经过换药治愈.5例出院后3月内出现同侧切口附近胸壁
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结核的诊断有较大价值,能反映结核病组织学不同时期病理学的改变,常是干酪样坏死、液化坏死、肉芽组织增生及钙化共存,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同时也反映了结核性纤维组织增生相对富血供,CT值可升高30-35HU,强化呈慢而持续时间长为特征。时伴有肝包膜及其腹壁受累,部分出现异常高灌注现象,认真分析其影像学的征象,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大多能正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