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来源 :《当代中国法学名家》编委会,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当家做主、主权永远属于全体人民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民主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通常是讲专政多讲集权多而讲民主少,民主有日益遭到削弱的趋势。
  如果说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问题,那么,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则是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因此,只强调社会主义民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够的,还应该有效地解决如何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这个更迫切的问题。
其他文献
“法本位”问题反映着法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概念,是法本质的集中体现,其在逻辑上构成系统的法学理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法律要有效地调整社会、规范行为必须适应时代精神和社会要求。作为规制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兴法律部门之一,反垄断法于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应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而生,其实质上是国家主动地以“公权力”干预市场主体竞争行为的产物。在此情形下,反垄断法应基于什么样的
竞争公益诉讼制度是竞争法所创设的新的法律制度,也是竞争法当中颇具争议性的制度。我国正在建立与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法律制度,于此过程中对竞争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笔者认为,研究竞争公益诉讼制度,研习各国或地区规定差别之原理,主要是研究四个问题:一是竞争公益诉讼生成论;二是竞争公益诉讼根据论;三是竞争公益诉讼制度论;四是我国是否应当建立竞争公益诉讼制度。本文将就这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认识到竞争的重要性,由此,以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目的的反垄断法日益受到关注。这一被誉为经济宪法的法律部门主要包含三个实体领域:企业合并、限制竞争协议以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由此,受反垄断法约束的对象从具有绝对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扩大至具有相对优势地位的竞争者。借鉴与吸收这一理论发展,对相对市场优势地位进行研究,对完善我国竞争法律制度有重要意义。
诉讼外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简称ADR),包括仲裁、调停、诉讼上的和解、当面谈判等,各自都有自己的程序规则。本文选择中国反垄断法选择顾问性意见、劝告和谅解这三种非正式的替代程序,是因为这三种类型涵盖了纠纷解决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这三类程序的整合,使竞争法中的非正式的替代程序,具有了程序的完整性。
本文对澳门公共批给(专营)制度的法律依据及主要内容进行说明。从澳门专营下的市场结构形式出发,对澳门24类专营事业的市场竞争状态进行分析,较为全面地论述了专营制度的优点和弊端,指出专营垄断对澳门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负面影响。提出了专营权市场化的要求和实现市场化的措施,并就澳门反垄断的立法现状和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议。
本文介绍了经济法研究的几个课题:经济法要研究如何规范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经济法要研究如何规范政府的投资参与行为;经济法要研究如何规范政府的市场监管行为;经济法要研究如何保障国家的经济安全;经济法要研究如何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经济法要研究如何体现社会分配公平。
回顾我国民事诉讼法学六十年萌芽、曲折、毁灭、苏醒与发展的艰难历程。本文试图在描述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经历的五个阶段的同时,侧重从其赖以依存的土壤解析它不同状态的成因,从中揭示一点民事诉讼法学发展的一些规律。
本文回顾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事诉讼法的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发展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现状,谋划未来。
本文将选择警察盘查启动条件—“有违法犯罪嫌疑”这个不确定法律概念为样本,观察它怎样获得确定性。本文首先将揭示出由于不确定而产生的实践误差,以及人们对这种误差的相对容忍度。然后,将通过对美国、英国和中国实践的解读,寻找如何获得确定性的路径。最后,给出一些初步的结论。
至少有四大类型的规范即习惯、政策、司法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可以作为纠纷解决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的规范类型,这等于扩充和丰富了关于法律渊源学说,进而对原有的法律渊源学说尤其是“非正式法律渊源”的命题进行反思。本文将重点就这四种规范类型中最典型的习惯问题作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