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业设计的发展看外观设计保护范围的扩展

来源 :2002工业设计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jie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在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塑造新的产品、新的环境,使人、设计品、自然达到一个相对和谐的关系,设计都凝聚了创造人的智慧,应当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作为外观设计专利,为了保护我们的设计,必须要对保护的范围进行扩展.
其他文献
世界各地的城市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交通体系的复杂化,地下空间趋向多层化,使得城市空间中行动的人们辨别能力减弱,方向及地域的判别准确性降低,与城市构造相关的信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深入地分析了公共标识系统规划的相关因素,阐述了标识系统的规划原则及标识实施的流程,并就国内目前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公共标识的主要解决方向.
本文介绍产品的快速响应设计技术提出的背景、内在含义以及具体实施策略.同时,介绍了在快速响应设计的前提下,如何基于RP技术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投入生产.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具有独特的自然、物产和人文等方面的丰富资源.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使其在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交流等方面处于不利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在旅游、烟草、机械和生物工程等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工业设计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云南的工业设计领域该如何利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式,加强自身水平的提高和
工业设计把技术与艺术、科学与美学、实用与美观等诸多方面有机地统一到现代工业产品中.工业设计强调工业产品的功能、构造、形态、工艺、色彩、装饰、材料以及产品表面处理等各个因素的协调.当今的时代已进入"电子消费"时代,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仅只停留在功能、技术等"使用价值"上,某种意义上已开始转入在产品功能实用的基础上满足感官和心理需求的"感性价值"上,工业设计对电子企业将产生突破性的、深远的影响.本文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设计的理念从人类对自然认识过程中——对自然的崇拜、与自然的斗争、和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上升为以自然为本的设计.在新的世纪里,应该修正我们以往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应该从我们自身的反思和对自然的认识中改变.以人为本,应该变为以自然为本.以自然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和方法将成为新世纪设计的主旋律.
艺术与科学共同肩负着人类社会进入有序化进步的新轨道,这使意在创造秩序的"设计"上升到重要的地位,并走向一种前所未有的临界状态.信息社会的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张扬个性与时尚,追求自然、和谐与生态效应.1.对回归自然的向往.信息社会的设计经典应该是自然和谐与符合生态效应的.一方面,设计者借用自然形态去对抗传统的机械理性的单调与枯燥,追溯回归自然的人性化情感.另一方面,设计师正进行"生态设计"的大胆尝试.2
设计程序与方法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中重要专业主干课之一,本文着重对如何全面、完整、系统的讲授本门课程,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应用日益普及,在信息资源交流互利互通的全球化进程中,给中国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目前不少艺术院校都引入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内容,大有替代传统教学模式的趋势,鉴于此新旧教学模式各自的教学利与弊,以及中国艺术设计教学软环境的状况,本文对其现状与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性探案.笔者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可创造一个多层次、多视觉的立体学习空间,可实施远程教学,可使教与学
绿色包装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和社会进步的结果,是世界通用的绿色商标和国际通行证.商品的过分包装,不仅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加大了生产成本,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过分包装的废弃物很少能够被二次利用,并且处理成本也同样较高.
设计是文化,产品是信息的载体,设计师要把功能及设计思想通过产品这个媒介传达给公众.然而工业设计发源于欧美,其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乃至评价标准都是欧美式.在这个前提下,有时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产品很难与中国传统文化熏陶下的公众产生共鸣.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的文化内涵:顺其自然、天人合一、境生于象外…….设计师只有在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拥有12亿人口的大市场有切实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