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绿洲近55年日照时数和风速时空变化、突变与周期分析

来源 :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kl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哈密绿洲1961-2015年6个气象站逐日日照时数和风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Mann-Kendal1突变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该地区近55a日照时数和风速的年际、年代际、季和月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5a哈密绿洲日照时数和风速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幅度都较大,最低值均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最大值出现时段明显不同;该地区日照时数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平均每10a增加6.5h,最大值出现在2011年,极低值出现在1998年,但突变不明显;空间分布上以红柳河增加最突出,季节上春季增加最显著.该地区年平均风速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平均每10a减少0.06m/s,最大值出现在1966年,最小值在1993年,1975年发生突变;在空间分布上哈密南部减小趋势明显大于北部,其中哈密减小的趋势最明显.
其他文献
90年代,采用大剂量接种控制培养温度的诱导方法,培育出1株E.tenella鸡胚适应住,完善和规范鸡胚模型,利用鸡胚模型检测抗球虫药物。利用早熟选育技术,筛选获得了包括柔嫩、堆型、巨型和毒害艾美耳球虫在内的4种早熟选育株,为研制减毒活卵囊疫苗奠定了基础。 此外,课题组还先后进行了锥虫病、泰勒虫病、住白细胞原虫病、线虫病、蜱螨病等畜禽重要疫病的防治技术研究,以及兽用消毒药的开发应用研究。受农业部委托
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学科建于1948年,是动物医学学院预防兽医学系四个学科之一,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权点。本学科现在不仅完成了新老交替,而且形成了一支思路开阔,勇于开拓,掌握先进科学知识的教学科研队伍,在动物医学类各专业中处于关键地位。兽医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是防制动物寄生虫病及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专业骨干学科,根据我国、我省寄生虫病流行特点,主要从分类学、生物
孔繁瑶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农学院畜牧兽医系,从四十年代末期即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早期主要从事马属动物和反刍动物线虫的分类学研究,在马属动物圆线虫的地理分布和广义盅口属线虫的分类方面,取得了国内外系统完整资料,并发现了一些新种和建立了新属。80年代以后,他在国内率先带领研究生进行了线虫体外培养,球虫的生活史、生化和超微结构及锥虫的免疫与地理株的研究,为探索线虫的免疫、药物筛选、抗药性测定以及线虫生理生
刘钟灵先生虽已逝去多年了,但仍常常出现在作者的脑海里,作者是1986年到华中农业大学读刘老师硕士研究生的,在这人生短短的三年里,深切感受到的先生那种既诲人不倦、又平易近人的作风和品格。刘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治学严谨,这在他带领寄生虫教研组发现并对东方巴贝斯虫病的研究及指导作者的论文研究上可以深深地感受出来。同时,刘老师又是位非常关心体贴学生的人。
欣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成立30周年纪念会将于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消息让作者欣喜若狂,思绪万千,许多往事涌上心头,仿佛就在昨天。作者总感到当初有以北京农业大学孔繁瑶教授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他们胸有朝阳,高瞻远瞩,不畏艰难,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于1986年在广西正式组建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分会一成立就把全国从事行政、教育、科研、生产的家畜寄生虫学的教授、专家、科技工作
在做学问上,靳家声先生既持之以恒又与时俱进,既严谨求实又力求创新。先生在伪满洲国的环境中读完高小、中学和大学,毕业后又工作一段时间,日语可谓精熟。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关系热络期间他到北京外语学院留苏预备部学习俄语,而后赴苏联全苏农业科学院斯克里亚平蠕虫学研究所研究生部攻读家畜寄生虫学,获兽医学副博士学位,俄语十分熟练。文革结束以后,先生早己过不惑之年,刻苦学习英语,最后达到能熟练阅读英文资料的程度。
我国兽医寄生虫事业在党的领导下,有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分会的交流平台与引导,中国兽医寄生虫学科的教育和科研,寄生虫病防治都得到发展壮大,科技先进,成果丰硕。作者阐明:做科研,要有爱好和拼搏精神,虚心向老一辈请教;教学和科研要专业化为好,特别是科研单位,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专业的连续性,也有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性;科研靠智能和技能取胜,没有好的基础学科理论,科研智能也就不会高;在科研中,要有好奇,多想
利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县1961-2010年日平均气温和1983-2009年杏树物候期观测资料,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气温稳定通过3℃初日的变化特征及其对杏树开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1961-2010年,库车县3℃初日呈不显著的提早趋势,且各年代际间3℃初日呈波动变化趋势,其中20世纪80年代出现最晚,2001~2010年出现最早.杏树开花盛期的日期呈显著提早的趋势,且呈逐年代际提早的趋势
本文利用浙江省余姚市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数据并结合区域杨梅采摘期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通过对历史产量损失与主要灾害的气象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为设计杨梅采摘天气指数保险产品,确定了降雨指数.通过历史天气指数赔付率与历史产量损失率的对比,定义基差风险函数和最小化基差风险,确定指数保险赔付的触发值及赔付标准.将设计的保险产品在浙江省余姚市试验应用,2016年成功销售推广2335.12亩,总保费共计
农村对气象科普有着巨大的需求,高信息量和丰富的农村气象科普,不仅能够帮助农民掌握农业气象实用技术,同时能增强农村应对气象灾害能力.文中对农村农业气象科普纸媒宣传品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为农服务气象科普作品编撰、策划的思路与途径.农村是农业气象科普需求最旺盛、最薄弱的地方,也是气象灾害防御的脆弱区域。提高农民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规避或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避险常识以及应用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