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陕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来源 :2006年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高层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首当其冲的重要因素。解决这一问题,要"五水齐抓",即全面节水、严格保水、多方找水、科学治水、依法管水,千方百计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同时要加强区域统筹、分片突破、重点抓好"两引八库"工程建设。关中坚持节水为先,治污为本,积极调水,提高效率;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用水近期以区内调配为主,远期需要引黄河水来解决;陕南以水源地保护为重点,加快城市供水水源建设和水能资源开发。解决陕西水资源紧缺问题,需要国家在实施渭河治理规划、解决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用水和陕南水源地保护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
其他文献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具有有限的能源,设计高效节能的协议来延长网络寿命就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Since the energy limitation of wireless sensor node,one of the keytechnology to prolong the life of network is to design a power efficient protocol.本
提出了利用相位反馈来使扩展正交空时分组码在多个发射天线上的传输速率达到满速率的一种新方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改善系统的性能,获得满分集增益,而且其解码复杂度很低.此外,还分析了相位反馈比特数目的多少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当反馈比特数超过某个定值后再增加,性能改善将会微小.文中给出了这个定值的具体表达式.
本文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疆宏观经济布局与水资源战略,提出了“+一五”水利发展的基本思路。
本文分析了西北地区面临的严峻水资源形势,介绍了建设节水型社会意义,分析了西线调水对西北地区的环境、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通过对17个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社会经济以及水资源生产效率等方面的实证分析,指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同水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在内陆河流域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状况下,要保持现有绿洲稳定发展,最优途径就是提高水资源产出效率,向高效绿洲转变。
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考虑,西北六省区(包括内蒙古)发展潜力很大。虽然该地区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紧缺,但近期重点抓好节水与用水结构调整,远期抓好从区外调水和区内调水,可以以水资源的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人民贫困和水资源短缺是西部开发的两大制约因素。生态优先,富民优先是西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目标和对策。为此,需要转变水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依据水有生命,水有价值的观念,实施生态补偿伦理原则,建设节水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创造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大西北。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本文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角度,阐述了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进展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治水的思路和要求。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十一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立足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针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这一西北地区面临的共同战略课题,与会专家和省长们充分利用高层研讨会这一平台,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研讨,形成了许多基本共识。
本文从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阐述了解决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结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进展情况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治水的思路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