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暴雨洪涝灾情评估方法初探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灾害的损失程度,是由众多灾害影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影响因素对灾害损失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和影响关系都不相同。因此,气象灾害损失可看成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可以运用灰色理论进行研究。本文即基于此通过对得到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排序,对暴雨洪涝灾害在不同地区的危害轻重程度作出客观评价。该评估方法的优势在于其对评估指标的限制较小。通过对2006年安徽省暴雨洪涝灾情评估的实例应用,获得了与实际相符合的评价结果,即当年灾情最重的地级市为宿州市,最轻的城市为合肥市。其危害的大小顺序是:宿州市>滁州市>蚌埠市>亳州市>黄山市>阜阳市>六安市>淮南市>淮北市>池州市>巢湖市>安庆市>宣城市>芜湖市>铜陵市>合肥市。
其他文献
利用NCEP1°×1°的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7日产生于重庆西部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主要影响系统-西南涡的演变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配
会议
利用卫星云图和高空风等各种天气学资料,对2006年7月2日淮河流域发生的一次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和淮河流域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境场和物理量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MCC
会议
本文对2008年7月18~19日发生在山东省的暴雨天气过程分别从数值预报和物理量场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预报对此次大降水过程的环流形势均有较好的预报,但对于暴雨落
会议
本文利用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探空资料、地面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雷达资料及FY2C卫星资料,对2007年6月12-13日广西柳州地区由MCC引发的极端暴雨过程的大尺度
会议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等从天气背景,温度层结及雷达回波特征等方面对2004年冬季和2007年冬季的宁波7次降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西高东低的径向差
会议
本文利用中尺度站资料、常规的观测资料、卫星云图和雷达资料及T213的数值预报产品,分析了产生2008年5月27-28日大暴雨和强对流的原因。从形势场演变、低空急流、能量条件、湿
会议
本文综述了复合金属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分析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复合氧化物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of composite me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的1°×1°的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5—7日广东南部沿海地区连续性暴雨过程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次暴
会议
2008年1月阜阳市连续出现三场暴雪天气过程,打破自1953年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记录。本文分析比较他们的主要环流特征、影响系统、水汽和垂直运动条件;认为中高纬大气环流阻塞系
会议
基于2005年7月9日~10日河南、安徽、湖北等地的一次特大暴雨造成的巨大影响,利用中尺度模式(MM5)对此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模式输出产品对该次暴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