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元主体的城市设计实施管控

来源 :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glin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设计的实施缺乏法定程序,几乎每个城市设计项目都面临自身特殊的实施背景和实施主体,多元主体在城市设计这一公共政策平台上进行利益博弈。北川山东产业园作为北川新县城的一部分,实施中面临着多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入园企业-地方政府-中规院前指的利益取向不同。管理中需注重多部门协同管理,会同各家入园企业进行交流,在重大问题上多部门统一行动,坚决执行;管理中需注重多方利益协调,在各方能接受的范围内寻找到平衡点;管理中需注重公共空间重点管理,侧重于与公共利益紧密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城市道路、各单位出入口、围墙形式及围墙退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外立面、公共绿地、建筑地块红线等,保证将有限人力与时间用于关键问题上保证实施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旧工业区已不再适应现代城市的发展需要,面临着搬 迁和改造,而通常的改造方式往往是"推平头"式的大拆大建,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通过对国外 旧建筑利用历史进行分析,对国外旧工业区改造实例进行研究,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同时结合北京市第二热电厂地区改造规划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城市旧工业区改造更新应尊重历史,科学分析、突出特色、合理利用。
本文从文化的论了大遗址保护规划,《内蒙古颜漆纳旗黑城遗址为例,说明了文化生 态性在大遗址保护规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以协调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主要内容,分析了文化生态的三个方面,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相互协调发展的运作规律,提出保护大遗址 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生态性是大遗址保护的核心,如何保护与开发,选择何种技术措施进行保护,都要建 立在实现文化生态保护的基础上。
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同程度的破坏了城市的历史风貌,在全球化背景中,城市发展的超同化 态势导致了城市特色的危机,因此,保护和延续城市特色成为紧迫而深远的课题,强调城市特色,一方面 有着在城市竞争中脱颖而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满足了保护本土文化的情感需求,文章以太仓为例,植 根于城市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通过整合与塑造城市独特的空间景观与环境,达到塑造太仓城市特色的 目的,为寻求城市特色的延续方法
在对古城水系内涵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杭州古城水系历史演变考略,梳理水系保护现状,借鉴国内外水系保护利用棋式,构建杭州古城水系保护总体格局,提出保护利用模式、地块水系分布引导和分段功能策划。
本文结合作者近年来有关实践探索,从提高城市设计科学化的目的;出发,对城市设计城分析的 意义与作用、类型、内容与方法等进行了简要总结与分析,结合有关项目案例对具体技术路线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城市设计中的区域分析对应于城市设计的三个层次相应地分为三个层次,其内容与側重点各有 不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在于科学界定城市设计对象的定位与战略、规模与容量、布局和设施配置、开 发时序与运营策略等等,主要方法包
在区域崛起和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中小城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在区域资本和大型项目涌入的情况下,中小城镇的传统发展路径面临规划引导失效、城市规模不足、项目全域布局等诸多新情况和不适应,迫切需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制定能够持续增长的空间发展框架。香河作为首都经济圈以家具为特色的小城镇,在首都经济圈整体崛起和区域房地产抬高地价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香河要以“有业、有城、有特色”为基本思路,坚持走工业化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言,水资源往往是人口容量的最大限制因素。以往对人口容量的研究通常以行政单元为基础,无法反映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因此获得的人口容量结果也不尽合理。本文以半干旱地区兰州市榆中县为例,依照水资源的自然空间分布单元——小流域进行人口容量研究。在研究了各单元资源条件的基础上得知,县域大部分地区以水资源为最短缺资源,少量地区以土地为最短缺资源。各单元的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乡村社会已经陷入到了溃败的边缘。人才流失、制度桎梏、机制缺损导致乡村的发展举步维艰。而深藏这些表象之后的是,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普通百姓都以城市的标准、现代的眼光来审视乡村的问题。对于乡村缺乏了解,对于农民生活缺乏认识的情况下,贸然提出所谓的建设性意见是有很大风险的。 本文首先从乡村的角度去理解当下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建立一种不同与城市的视角来解答乡村发展中的困境。同时肃
本文首先回顾了上海新城规划建设的历程,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的必要性,然后以土地报酬递减理论为基础,搭建了适合上海新城发展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其中的指标进行了详细说明,最后以上海郊区松江新城为例,对新城在发展过程中的土地集约利用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绿色交通是一个理念,是以减少交通拥挤、降低能源消耗、促进环境友好、节省建设维护费用为目标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本文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侧重绿色交通系统与城市设计结合层面的研究,探讨绿色交通的实现策略。